“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在徐州走深走实
2025-09-15 09:21: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张瑾

初秋的徐州,一场名为“茉莉花开”的文艺直通车行动,正润物无声地浸染着城乡大地:从贾汪老矿街道的社区广场到睢宁凌城乡村的夜晚舞台,从校园里的非遗木偶戏,到田间地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朵朵茉莉,绽放出沁人心脾的文化芬芳。

启动于今年1月的“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省演艺集团等部门单位开展,旨在建立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

在这场以文化为纽带的民生工程中,徐州积极对接省级优质资源,统筹市级文艺力量,以立体化服务矩阵,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送达基层。8个月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600余场次,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得见、用得上”的文化福利。

1、四级联动 “订单”丰厚对味

“群众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推进过程中,建立供需精准适配的运转机制,始终是确保文化惠民落到实处的核心。该项目启动之前,主办单位开展了数轮实地考察调研,充分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需要“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我们构建了‘市统筹规划、区协调推进、街道组织落实、社区精准服务’的四级联动体系,就是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主抓此项工作的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与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行动伊始,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广旅局、市文联等有关部门构建“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团队接单”供需对接机制,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预告信息,收集居民对活动类型、时间、场地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征集群众文化诉求超300条,梳理形成4大类9项60余场次的服务清单,内容涵盖综合演出、创作服务活动、展览展示等,并根据群众需求动态更新。

作为全省 13个试点村(社区)之一,贾汪区老矿街道广场社区成为“茉莉花开”行动精准服务的生动缩影。“省演艺集团每月都来,驻社区的艺术家还常开声乐课,居民们盼着、爱着!”8月2日晚,广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灯火通明,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斌在后台忙碌着,当晚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专场演出,再次为居民送上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截至目前,该社区已累计开展 “茉莉花开” 专场演出8场、省级艺术培训30场、省作协专题宣讲3场,市级、区级文艺志愿服务30余场,舞台演艺、辅导培训、线上服务等多元活动覆盖全年龄段,“老中青少齐参与”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驻村(社区)艺术家每月都往社区跑,就想知道老百姓爱听啥、想看啥。”省委宣传部优质文化资源试点工作指挥部工作专员许开华介绍。以试点地区为核心,徐州不断扩大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受益。仅贾汪区,截至8月底,12个乡镇(街道)已累计开展舞台演艺、非遗展示等各类活动超100场,“茉莉芬芳”从试点社区飘向更广阔的城乡大地。

为让更多群众知晓,徐州构建起立体宣传网络,依托汉风号等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及时推送活动预告与精彩瞬间。爱贾汪、山水贾汪等县级平台聚焦本地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社区公告栏、公益大屏、楼长微信群等基层阵地精准推送信息到户。“月月有预告、场场有报道、期期有亮点”的文化之声传遍大街小巷。

2、精准对接 让群众“唱主角”

“文化服务好不好,群众笑脸是答案。”徐州“茉莉花开” 文艺直通车行动紧扣“群众需求”这一核心,让文化供给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不仅把优质文化送到百姓身边,更把舞台交给群众,让基层文化生活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

“这戏演得真好,唱词听得清、调子也正。”8月27日,在睢宁县邱集镇小苏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刚看完一段戏曲表演的村民们眼角里盛着笑意。这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在邱集镇的首秀中,歌伴舞、戏曲、小品等接地气的节目,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心头好”。演出结束时,不少村民意犹未尽,围着演员们问“啥时再来”。

8月29日,“茉莉花开”文艺轻骑兵志愿行——文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专场慰问演出徐州站走进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心编排的11个节目,紧扣徐州经开区产业基础和企业群众需求,将抽象的文化力量转化为可触的精神滋养。据了解,至今年12月,徐州经开区将有序推进6场文艺演出、4场送戏下乡、4场文化人才培训,切实回应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

“文化不是‘单向输送’,而是要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这是“茉莉花开”行动的重要理念。

今夏的一个傍晚,贾汪区老矿街道广场社区文化名园小区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筑牢反邪防线 守护幸福平安”贾汪草根秀精彩上演。4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上下翻飞地打着快板,用朗朗上口的快板将预防邪教危害的方法娓娓道来。

“这场演出吸引了34名‘草根民星’参与。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贾汪区老矿街道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斌介绍。据悉,贾汪区创新打造“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品牌活动以来,今年已累计开展草根秀活动1493场,吸引2.2万名群众登台献艺,观看群众达29.8万人次。

茉莉花开香满径,文艺惠民暖人心。在徐州市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试点版图上,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鼓楼区环城街道花园社区、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泉山区翟山街道花语社区、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杨庄社区等点位,正以各自特色演绎着“群众唱主角”的精彩篇章。

花园社区通过“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花语社区“花语小乐队”“花语合唱团”为居民送来“点单”式文化服务;杨庄社区开展的“金光大道”文艺演出、“鼓韵杨庄”腰鼓大赛等活动,精准覆盖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

3、常态长效 推动“落地生花”

“文化惠民不能是‘一阵风’,要让‘茉莉芬芳’长久萦绕在百姓身边。”徐州“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以“常态长效” 为目标,从队伍组建、人才培育,到文化传承、活动延续,构建起一套可持续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年初,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首批驻村艺术家聘书发放仪式上,江苏省梆子剧院党支部书记孟国栋、徐州书画院国画分院院长赵方方等6位首批驻村艺术家欣然接过聘书,组建了徐州市歌舞剧院分队、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分队、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分队等8支“茉莉花开”文艺志愿队伍,通过辅导培训、结对帮扶,让基层文化活力从“外部输入”转向“内生增长”。

市文联专门委派王普建、李伟等艺术老师,围绕合唱技巧、摄影创作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累计举办17场次,覆盖群众1900 余人。在专业指导下,“广场社区舞蹈队”“广场社区合唱团”等本土文艺团队从“零散爱好者”蜕变为“专业表演队”,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文化活动。

以“省级专业导师+市级驻村艺术家”双轨指导为模式,省演艺集团艺术家刘雨东深入广场社区开展30次专题培训、88课时教学,围绕《莫尼山》《走向复兴》等经典曲目进行合唱指导,直接培育基层文艺骨干超180人。

在推动人才培育的同时,行动还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网络数字赋能”双线并行,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服务体系。8月13日,“茉莉花开”移动美术馆走进贾汪,艺术家王国宇、房辉等现场导览,将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送到市民身边,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魅力。

此外,徐州深挖汉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资源富矿,组织徐州书法家协会、徐州艺术馆、非遗传承人等开展 “美术进社区”“书法进社区”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融入百姓生活。

翻开徐州市“茉莉花开”9 月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服务清单,各类文化活动延续不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丰县第三届汉服新秀大赛、9月2日至28日“唱”游铜山四季村歌选拔赛、9月每个周六邳州市文化馆汉风小剧场“好戏连台”演出季……“满档”的活动日历,让群众随时能参与、常能享文化。

“把好的文化送到基层去,长效、可持续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州近期还将通过党建联建、红色教育基地参访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基层文艺人才的思想高度与创作深度,推动人才培育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转变,持续扩大“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影响力。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