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正喜 实习生 程清荣)“哐当”一声,一只重达60吨的储能集装箱被稳稳举过堆码第5层——这可不是电影特效,而是徐工XCS65K正面吊的日常操作。8月3日,记者从徐工集团获悉,这台全球首台专为储能场景定制的65吨级“大力士”,已在国内某头部储能基地正式投运,直接把储能物流效率拉满格。
大型储能行业痛点有多痛?过去,储能集装箱一路“增肌”——单箱重量从40吨飙到60吨,堆码高度从两层蹿到四层,传统叉车、正面吊集体“劝退”:要么吨位不够,要么码到第三层就开始“腿抖”。项目工期因此被硬生生拖慢,行业亟需革新性解决方案。
65吨级“擎天柱”如何破局?大型储能集装箱价值高昂、内部结构精密,对转运设备的操作精度与安全性提出极致挑战。徐工XCS65K以全场景定制化技术为核心,构筑多重安全防线,65吨额定起重,留足5吨安全余量。以深度定制化实力,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挺举”除了需要力气大、站得高,还要手够稳,设备搭载高精度微动控制系统,依托高速运算和指令处理能力,可实现毫米级微动控制。同时,应用先进的动态防倾翻算法,实时感知负载状态并智能调节动力输出,确保65吨超重负载在吊装运输全程保持稳定受控,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此外,360°全景影像+智能刹车系统的加持,可实现自动减速与紧急制动,人眼看不见的死角,它一清二楚,让这台65吨“巨无霸”在复杂工况下也能安全、灵活作业。
今年4月,XCS65K成功通过国家级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认证,其卓越技术性能与安全标准获得最高权威认可,有力彰显了徐工在超大吨位正面吊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下一步,徐工将持续聚焦储能行业大型化、高密度化的发展趋势,深化特种装备的定制研发与场景创新,为全球储能产业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重载物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