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依纯
“半年报”近日“出炉”,无锡规上工业增加值画出稳步上扬的曲线,工业技改投资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当新一轮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无锡这一阶段的表现颇有些“静水流深”的意味。
获评全国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掀起第四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热潮……在“守”中稳住增长势头,在“转”中保有发展信心,和着新型工业化的冲锋号声,无锡产业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韧性。
承压而行,“稳”从何来?
“与去年同期总体持平。”回顾上半年,中微龙图用了一个“稳”字概括。这家从事声表滤波器、特种晶振模块、MEMS传感器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年初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市场周期性反弹的热浪,在开票增长的好势头下,扭头对企业经营架构进行调整。
中微龙图副总经理杨峰云解释,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加速产学研合作向更高质量的赛道跃迁。优产能、投研发、拓产线,三件事同时发生,位于锡山区的原厂旁,一座超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新厂房崛起。
一边前进、一边调整步调,形成了无锡企业面对全球产业链反复震荡复杂情况时的基本面。据统计,1—6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达44.6%,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营收增速均超6%,支撑无锡工业画出一道轻盈上升的曲线。
以推动集群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为目标,“465”现代产业集群的设定如一个由地标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组成的“三角”架构,愈承压、愈释放出稳发展的能力,总有产业于各自的赛道中跑出一抹亮色。
“机制打法更加完善、产业名片更加闪亮……”6月,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上这样总结。尤其今年,无锡发布了关于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以11条新政支撑园区建设,加速企业集聚;随后,又发布培育发展“465”现代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的实施意见,认定首批百家链主企业,“合纵连横”打出一套“组合拳”。
无锡新港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产业园以高质量的建设完成产业贡献度的提升。落地该园区的无锡半导体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在今年4月投入使用,并快速实现离子源、高纯氟材料等项目的产业化,目前在手订单3000万元;同时,与日本上市公司合资的Loadport项目也计划于本月签约。
新型工业化的“无锡理解”
“技术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对时代的理解决定了企业的未来。”企业要保持发展的锐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问题,传统产业占比相对更高的无锡亦需带头解答。这半年来,无锡一直以实践阐述对新型工业化的“无锡理解”。
一方面,依靠“新质态”的生产力驱动“新型态”的工业化。今年上半年,无锡掀起第四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热潮,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推动重点优势产业率先实现“链式”转型,扩大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面。
另一方面,推进“新型态”的工业化以孕育“新质态”的生产力。一场声势浩大的“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建设行动抬上“优先级”。今年4月,无锡密集发布了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1+2+3”系列文件,形成了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四梁八柱”。
走进雄伟精工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一张张高强钢板经过精密的冲压成型、激光拼焊等环节最终变成了既轻盈又坚固的汽车座椅骨架。这家曾经的传统“老工厂”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通过设备更新、产线改造实现了转型升级。“相比于原曲轴冲床匀速冲击只能加工一种类型部件,新购置的伺服冲床可进行调速,适用多类型产品,实现柔性生产。”雄伟精工财务负责人段炼介绍,上半年企业在设备更新上投入700万元,产值达到3.5亿元。
新能源车型拥有迭代快的特质,雄伟精工还尝试将AI辅助设计技术应用于产品。“未来我们的核心能力很可能就是快速响应的设计能力叠加高效的制造生产。”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雄伟精工初步规划了一亿元有计划地投入制造经营的各个流程环节。
企业转型够快、技改投资有力给了无锡制造向好的“底气”。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关于未来动能的落地推导
相比于眼前的增量,更重要的还是能力的蓄积。上半年,无锡实现增长的未来产业较去年增加了2个,低空经济增速最高,达到了24.9%。
工商名城是无锡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气质,工业经济是无锡领先于同类城市的优势所在。向技术工艺高峰攀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路线图,让无锡在发展未来产业时也有了更坚实的锚点。
上半年,在加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过程中,无锡就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鼓励开放制造业场景供人形机器人适应、训练、应用;支持无锡制造业企业提升产品能级,切入供应链环节。
汽车产业龙头天奇股份与银河通用合资成立了无锡天奇银河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天奇股份将依托在汽车及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客户资源,协助合资公司开拓应用场景及项目交付;银河通用则提供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支持,并联合开发汽车制造产业专用解决方案。另一边,软通天擎计划将人形机器人投放至无锡政务大厅,具身智能场景加速步入市民生活。一场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更是将无锡展露在各具身智能企业眼前,合作纷至沓来。
相比于与形成商业闭环仍有一定距离的人形机器人,无锡所注重的另一产业大飞机产业展现出了更为明确和实际的市场空间。据中国商飞预测,预计到2042年,全球客机总规模将达到48455架,中国客机将达到9969架,占比21%,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年中,无锡举办大飞机产业座谈会,吹响向“长三角区域领先的大飞机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国内绿色航空产业的标杆”进军的号角。
推进产业协同联动,促进跨界技术融合实现协同创新,在“起承转合”的关键期,无锡看到了自身潜力。一场关于未来动能的落地推导,也在今年上半年以更为成熟的姿态展露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