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依海而生、因海而美,拥有全域靠海、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115.5公里的海岸线,为启东打开向海而兴的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启东市锚定“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目标,推动发展重心向海洋聚焦、产业布局向海洋靠拢、资源要素向海洋集聚。据统计,目前启东在建涉海省市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超600亿元,数量、投资额占南通1/3。
以港兴业,“大港口”撬动大开发
走进位于7楼的调度大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码头运行情况。这里是码头的“智慧大脑”,调度员盯紧电脑“排兵布阵”……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采用5G技术,实现港区全自动化作业,其自动化系统涵盖无人集卡、自动化岸桥和轨道吊等设备,实现了货物装卸、运输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据了解,已有2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吕四港,又有3个10万吨级泊位的港口岸线获批,自2022年10月全面开港以来,内外贸航线不断拓展,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吕四环抱式港池形成45平方公里临港产业腹地,成为承接重大项目落户的重要载体。
吕四港东港池,总投资90亿元的惠生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目前厂房钢结构安装、码头桩基工程和超大船坞工程都在有序推进中。总投资3.5亿美元的省重大项目燕达(江苏)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也在加速建设。巨型钢结构骨架如钢铁森林般节节攀升,陆域工程已完成50%。工地上焊花飞溅、机器轰鸣,盛夏的热浪与建设的热情交织成奋进交响乐。
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叠加吕四港的广阔腹地、深水岸线资源以及配套供应链生态,使得燕达项目最终落子启东。该项目由世界领先的专业化模块建造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承包商香港格雷士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负责人话语中底气满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氢气模块、10万吨LNG模块,预计新增年应税销售额25亿元。产品90%以上出口,客户主要来自欧洲国家”。
随着卫华海洋重工、华峰新材料、惠生海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子布局,吕四港经济开发区进一步突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产业“一主两新两特”产业定位,锁定“制造业、贸易业”双千亿发展目标,建圈强链,打造长三角地区重大产业转移升级落户的重要载体。
“作为启东向海发展的主阵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发展千亿临港产业、打造现代国际港城’发展目标,在建设海洋强市中贡献吕四的海洋力量、彰显海洋担当。”启东市委常委、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表示。
与海共舞,打造“赶海看日出”新地标
日出江海,梦启东方。长江、黄海、东海在启东三水交汇。清晨,启东圆陀角,海天交界处,一轮红日从洋面上喷薄而出,绚烂夺目。这里,是每天江苏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
“第一缕阳光”让无数人心驰神往、追“光”而来。启东借“光”培育文旅产业,完善江海澜湾、吕四渔港、圆陀角等沿海景区功能配套,新建多处打卡点和基础设施,打造长三角海洋旅游度假新地标。
启东之美,美在江风海韵、魅力悠扬。黄金海滩景区,有着东部沿海难得的优质铁板沙,贝类资源丰富,为游客提供金滩拾贝、海上牛车、海鲜烧烤等游乐项目,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碧海银沙景区,利用连绵8.5公里自然而稳定的岸线,形成“水清、沙软、景美、畅游”的人工沙滩,是一个景色优美的沙滩旅游度假休闲娱乐胜地……
夏日炎炎,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沙滩上,游人三五成群捡贝壳、逐海浪,长长的脚印中留下阵阵欢笑,长度近10公里的生态潜堤工程即将合龙,亲海栈道建设完成,赶海看日出的旅游“新地标”即将绽放……
“江海澜湾围绕海洋做文旅,主打‘日出+亲海’主题。”度假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10平方公里的生态潜堤工程即将竣工,届时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片湛蓝的大海;黑沙滩景点作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正在规划建设可亲水弄潮的游览栈道,让游客尽情亲近自然、拥抱大海。此外,景区还策划了马拉松赛事、低空飞行嘉年华等一系列贯穿全年的文旅活动。
旅游之美正娓娓诠释着东疆新城的独特魅力。在沿海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和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下,启东对接浦东、融入苏南,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发展互动性、体验式、休闲型旅游项目,打造“面向大海、百里花开”的旅游精品线路,掀开全域旅游“启东篇章”。
“三管齐下”,锻造向海图强新引擎
7月20日,由江苏海力风电承建的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国能黄海1号”在启东基地成功举行吉水仪式,标志着海力风电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江苏省海洋牧场建设树立了标杆,彰显了海力风电在推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聚焦向海图强,启东正更大力度开拓发展空间。深入开展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做大做强海工装备、先进材料、新型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布局深远海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高标准建设海工船舶服务业集聚区,强化与涉海重点高校院所合作,推动海洋渔业提档升级。
启东放大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支点作用,高效运作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南通大学启东海洋研究院,加快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合作共建,更好促进科创力量与产业资源集聚耦合。
启东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启东组织开展科技招商系列对接活动17场,一季度认定普通科创项目47个、高成长型科创项目13个;二季度申报普通科创项目49个、高成长型科创项目21个。力争今年招引科创项目超200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150家、460家。
坚持科技招商、高企培育、专精特新“三管齐下”,锻造向海图强新引擎。截至目前,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启东海工园,已吸引中远海运、振华重工、中集太平洋等近20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超300亿元,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船舶制造、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去年海工船舶产业产值超330亿元。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上海出台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启东适时谋划,探索低空产业的创新商业模式。今年1月27日,位于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内的启东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试运行。2月18日,一架满载乘客的BELL505直升机从上海浦东软件园起飞,跨越长江、崇明岛,平稳降落在启东林洋园区内,顺利完成沪苏两地的低空载人飞行航线试飞。 本报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