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海旁边的无锡,中国正在建设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未来。”这是《纽约时报》作者雅各布·德雷尔今年4月造访无锡时,在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看到的景象。本月,德雷尔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中国生物技术更快更便宜》一文,详细分析了无锡的制药公司如何更快、更便宜地开发制造药物。
今年以来,中国生物科技股行情飙升,见证着全球医药外包需求复苏的强劲势头。在无锡生物医药行业中,无论是龙头企业时代天使还是“潜在独角兽”德昇济医药,一众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早已谋势而动,加速了业务开拓的步伐。就在本周,一条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的重磅消息更为产业“双循环”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营收突破2000亿元之后,无锡生物医药这个近几年平均每年以两位数增长的朝阳产业,又一次迎来全链发展的“黄金开拓期”。
加码无锡,“链主”龙头裂变扩圈
“据估算,由药明康德参与研发的药物占美国市场四分之一。”这一发现让德雷尔惊叹于无锡药企展现出的全球竞争力。从2000年在马山创办药明康德,到2011年成立药明生物与马山再续情缘,再到2021年药明合联落子无锡高新区,“药明系”十年一步,以无锡为支点拓展裂变资源,一步步搭建起药物研发生产的“高速公路”。
作为无锡生物医药的另一颗“双子星”,阿斯利康同样于数十年前就看到了在锡发展的广阔前景。今年5月,随着总投资4.75亿美元的小分子药物新工厂正式开工,阿斯利康又一次亮出加码无锡的决心。深耕无锡30多年,阿斯利康已从一家单纯的制药企业发展为集生产、分拨、销售、创新总部等于一体的本土化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源源不断的“无锡造”优质药物从阿斯利康无锡制药基地出发,惠及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
以无锡基地为圆心,在200公里的半径内,GE医疗正在构建一个供应链“同心圆”。今年3月,GE医疗超声大中华区总部暨高端医疗器械生态圈项目在锡奠基。在此之前,GE医疗已成功验证了90天建成世界级呼吸机产线的“无锡速度”。无锡工厂内,每4.5分钟下线一台的超声设备占据了GE医疗全球约40%的超声主机份额。作为一家跨国企业,GE医疗落地无锡之初就同步布局产线和研发团队,如今无锡基地已发展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超声中心和品类最全的临床诊断医疗产品生产基地。
对于阿斯利康、GE医疗这些我市生物医药业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无锡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支持“链主”开拓创新的承诺。《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我市建立起“链长+链主+板块+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市区联动和跨部门协同,优化“链主”带动产业发展模式。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无锡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三大产业服务机构形成多维服务体系,助力“链主”企业技术创新、裂变扩圈。
重磅利好,呈现“世界级”新机遇
日前,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明确提出将江苏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高水平开放平台+千亿级重磅产业,行业积淀叠加新政利好,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机遇呈现在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面前。
业内人士分析,根据该方案,江苏自贸试验区将以“更宽的市场准入”提升产业能级,以“更便利的物品出入境”保障研发畅通,以“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构筑创新磁场,以“更便利的数据流动规则”拥抱数字时代。这套“开放组合拳”将进一步释放区域潜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技术落地。
新政带来的机遇,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标杆园区注入更强信心。今年3月,在I·Campus牵头之下,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SPT Labtech集团签约,双方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揭牌启航。拥有国际一流药靶蛋白制备和结构解析技术的佰翱得正在打造创新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而SPT Labtech则是全球结构生物学领域的三大知名仪器供应商之一,可为联合实验室投入最新开发的精密自动化实验仪器与耗材,助力佰翱得大幅提升研发实验的速度和效率。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的出台,不仅意味着SPT Labtech的高端仪器能够更快更便利地到达联合实验室,且后期佰翱得与SPT Labtech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接将获得更便捷的交流体验,更意味着佰翱得等创新药械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开展药物研发,提升创新能力。
“I·Campus将充分发挥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企业出海全链服务,构建企业出海及国际化发展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董事长匡宏看来,无锡生物医药加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机遇之门已然敞开。
“跨界”成长,做全球80亿人的生意
出海,加速出海!相对前几年较为平稳的国际化步伐,不难发现如今无锡生物医药企业的出海步伐明显提速。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药械创新企业正悄然实现从“国产替代”到“全球竞逐”的身份跨界转换。
本月初,时代天使凭借上半年净利润预计暴增近600%的消息点燃港股市场,8月6日一开盘即高开10%,一度涨幅超过23%,突破70港元。在国内,每10副隐形牙套中,就有4副来自时代天使。2022年开始,时代天使就主动出击布局海外市场,要做全球80亿人的生意。时代天使与巴西领先的正畸产品制造商Aditek订立购股协议,收购后者51%股权,进入巴西正畸市场及南美其他新兴市场。去年,时代天使的海外案例数突破14万例,贡献30%营收,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放眼无锡生物医药界,除了时代天使、健适医疗等“实力派”龙头企业,德昇济医药、零氪科技等此类高成长性行业新秀也在积极拓展资源,寻求面向全球的成长。今年4月,德昇济医药自主研发的一项抗癌创新药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并获选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作临床口头报告。在此之前,德昇济用于治疗胰腺癌等其他实体肿瘤的三款新药就已相继获得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许可,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阶段进行患者给药。
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拓展,无锡也使出“托举之力”。我市不仅积极招引国际国内高水平生物医药人才来无锡创新创业,还大力支持科创飞地建设,鼓励外资企业与国企、民企等研发机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器等,发展“全球研发+无锡转化”模式,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链主”扩圈、新政利好、出海提速……生物医药行业全链发展的“黄金开拓期”清晰展现。乘势而上,无锡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一条富有竞争力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链。(朱冬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