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2025南通・微短剧周在南通开发区举行,四大产业生态要素现场发布。以此为标志,南通开发区提出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微短剧产业生态体系和产业发展高地。
截至目前,法院、银行、医院等一众置景已在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搭建完成,全市共勘出从摩登都市到千年古韵,从一线江景到硬核工业500多个场景;协拍小程序可预约协拍专员一站式跟进,为团队提供定制级服务;资金池扶持优质微短剧从落户到出海,让创作团队能专注于内容本身……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近40家微短剧相关企业落户南通开发区,《怒浪江湖》《股神降临》《非常证人》等项目在此拍摄。更亮眼的是,本土主旋律短剧《拜托了!老爸》在芒果TV播放量突破2亿次。
短影流光汇聚八方来客
“一直是做直播,听说这里在拍微短剧,赶来试镜。”8月16日,好柿影视公司内一场微短剧海选试镜热闹开启,吸引了不少俊男靓女。主播小袁是第一次接触拍戏,她直言虽然演技还需打磨,但能在家门口体验“横店式”拍戏,和小伙伴们都很开心。
当天的海选现场,好柿影视特邀导演李寒龙带来“实战课堂”,还创建了首个演员库社群,为所有试镜演员拍摄了模卡。公司负责人杨济妤介绍,目前社群已集聚200余位演职人员。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热门关键词。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攀升至59.7%,全年行业总规模突破504.4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爆发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碎片化娱乐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是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风口。
自去年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南通开发区以此为突破口,高标准规划建设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引入芒果TV、凤凰卫视、罗化芯等头部企业,落地显示技术研发生产、内容制作、播出平台及视频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等相关项目近40个,集群效应初步形成。不少活跃在上海、横店的专业团队都曾前来考察调研。
“一部微短剧的大部分镜头能在产业园完成,且唐闸这种展示近代工业遗存的外景在别处难寻。”常年从事武术指导的曹子瑞,近年将拍摄重心转向微短剧。他坦言,南通区位优越,官方支持力度大,其在南通参与拍摄的年代励志微短剧《怒浪江湖》,拍摄时间不到一周,上线1个月点击量就突破6000万,多次登顶短视频平台文娱榜。
2025南通・微短剧周,南通开发区广发“英雄帖”,邀请全国近百个剧组、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共商精品微短剧创作。现场发布“江海千剧”计划,拟在南通创作1000部精品短剧。据了解,“苏超”主题相关的《苏超风云》已进入选角阶段,《球迷出租车》荣膺开控集团组织评选的微短剧剧本比赛金奖,目前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内有超过20部精品微短剧正在筹备或拍摄中。
导演思维发散产业思维
在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拍摄的待播微短剧中,有一位特殊的群众演员——南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唐进华,他参与扮演过一位“不负责任的爸爸”。
“剧组的人常说要有导演思维,即从角色出发着眼全局。”唐进华表示,作为属地文化部门,要求更高,需要从“导演思维”发散至“产业思维”。本人亲自当演员,深入具体创作,可进一步发现堵点盲点,优化产业生态。
“生态”是2025南通・微短剧周的高频词。南通开发区提出打造“拍在南通”微短剧产业生态,在微短剧周上发布了南通微短剧协拍中心、审核服务中心、投资中心、基卡数字摄影中心等四大产业生态要素,涵盖资金、技术、创作等全方面需求,力争建成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
“协拍中心提供拍摄、审片、剪辑、配音、特效等一站式服务;审核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咨询、内容预审、版权保护服务;投资中心集合超5亿元数字文化产业基金;摄影中心配备LED数字影棚、AI动捕系统。”唐进华特别提到,基卡数字摄影中心是扬长避短,选择数字虚拟大棚而非大规模实景,可实现“无地域限制拍摄”。
据悉,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运营之初,开发区就成立了由党工委分管领导牵头、涵盖多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专班,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把脉问诊”。园区被列入江苏省网络视听产业规划,作为江苏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入选《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紧紧围绕‘3年创省级专业园区、5年建国家级基地’目标,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数字文化(视频)产业集聚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保德林表示,力争到2029年,落地行业龙头或骨干企业30家以上、其他企业20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带动产业链相关收入超300亿元。
数字文化赋能区域形象
业内共识认为,当前微短剧行业正突破单纯娱乐功能边界,通过与更多领域创新融合,实现社会价值多元拓展,多位专家学者在2025南通・微短剧周上深入交流了这一话题。南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社会事业局局长邵平专门解读了国家广电总局启动的“微短剧+”行动计划。
据介绍,“微短剧+”行动包含六项细分计划,其中“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微短剧里看非遗”展现出强大的区域形象赋能功能。例如,腾讯视频的《和你的桃花源》带动永春当地旅游收入增长35%;红果短剧的《舞动敦煌》有效促进了敦煌文化旅游发展。
去年8月,南通开发区与芒果TV正式签约,聚焦内容审核、音视频实验室、微短剧、内容电商、数字文博、演艺演出等六大板块打造产业生态。双方合作拍摄的《拜托了!老爸》短剧播放量超2亿次,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取得良好收视效果和社会影响。
该剧全程在南通开发区取景,巧妙融入能达BEEPLUS创智天地、能达公园、能达生态通廊等地标景点,通过剧中父子关系变化,展现南通从江边小镇到产业新城的蜕变,凸显老、中、青三代人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生动呈现南通开发区建区40年的发展历程。
“除置景外,南通开发区还开放了众多国资背景场所,可一站式链接演员、器材及服化道资源。”活动中,芒果TV大芒计划经营中台负责人李海珏分享了与南通开发区首次合作的愉快经历,并向区内企业家介绍如何通过微短剧“定制”,帮助地域和品牌更好地辐射推广,提高曝光度。
“之前出去招商都是手册、宣传片,比较中规中矩,若推荐别人看部短剧,可有意思多了。”微短剧周上,一位年轻招商人员很推崇“数字文化”赋能“区域形象”的定位。他认为,当交通优势、空间载体及营商环境通过“微短剧”生动展示,能引发客商更大兴趣,进而推动项目落地。
“深入建设‘通城活力新中心’,数字文化产业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南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曹海锋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全方位的要素配套和便捷的企业服务,邀请更多嘉宾伙伴前来创作投拍,共享行业发展新机遇,让更多可能在南通开发区这片投资兴业的沃土上加速涌动。 本报记者 司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