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开发园区半年考彰显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
2025-08-25 09:23: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朱婕本报通讯员蔡希

机械臂精准上下料,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化存取,生产管理系统实时优化调度……在镇江经开区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叶轮车间,智能化改造带来的变革正在上演。“机械臂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公司研发总监钱李斌介绍,企业近年来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已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正是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将开发园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围绕“四群八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科技创新和要素保障,推动各园区发展动能澎湃、质效显著提升。1月至6月,多项关键指标超序时进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项目为王,夯实发展“压舱石”

项目招引量质齐升。上半年,全市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8个,签约总投资额1104.7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6%。园区完成新入库列统投资161.2亿元,超预期9.5个百分点,引资“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

走进句容经开区的省重大项目——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现场,主体工程已完工,技术人员正紧张地进行核心设备最终调试。“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条高精密金属掩膜版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将有力填补国内空白,实现OLED核心治具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江苏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张红娟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底,全市园区新签约的574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已有274个实现开工列统。其中,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开工率77.8%、扬中市临港产业园开工率71.4%、京口经开区开工率66.7%,展现项目高效推进的良好势头。

创新驱动,激活产业“新动能”

上月底,“科创镇江”生命健康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镇江经开区举行,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针对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

“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很多企业需要拓展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方面的成果,目前来看,有些成果还是蛮匹配的。”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丽敏介绍,针对医疗器械、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研发成果,研究院正陆续与企业进行对接,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数智引擎。

这正是我市开发园区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的务实举措。上半年,全市园区招引科技型企业322家,完成全年目标的63.1%;开展科技招商活动28场,完成率54.9%。22个园区超额或按时完成科技型企业引进任务,创新“动力源”愈发强劲。

创新驱动下,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前6个月,全市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852.81亿元,同比增长5.1%。镇江生态汽车产业园以143.97%的增速领跑,扬中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园增速达44.91%,特色产业集群的爆发力凸显。

改革赋能,优化要素“保障网”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成效显著。1月至6月,全市园区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完成全年任务的92.2%;处置闲置土地,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超额达标;“标准地”整理2664.2亩,完成率84.3%,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了宝贵空间。

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改部门聚焦“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牵头制定改革任务分工方案,推动“一区多园”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激发内生动力。“尤其是针对要素保障,建立分层分级问题调度机制,对园区诉求实行‘5日内反馈’,复杂问题提级协调,全力破解发展堵点,护航园区轻装前行。”

镇江李长荣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电子级异丙醇扩建项目正加速推进。“我们最早是化工企业,后期转型为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企业,但在办理项目节能审查手续时,在行业类别论证上遇到困难。”项目现场负责人陆娟娟说,企业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丹徒经开区项目联络员,当天就接到市发改委资环处处长杨晨萍的电话。

杨晨萍是市发改委“24干将”综合服务团队双碳推进组成员,负责全市重大项目的节能审查服务保障工作,“我们实地开展调研,和工信部门、属地政府、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把节能报告及相关论证材料补充完善后上报,得到省发改委的同意批复。”

值得期待的是,近期,市发改部门正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进一步深化园区管理体制、薪酬制度、招商体制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一区多园”产生“化学反应”,切实把资源力量整合到园区建设和运营上来,推动园区经济做大做强。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