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季市擦亮“中华美食名镇”金字招牌
2025-09-16 07:4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刘佳 王诗雨

近期,靖江市季市镇美食街一期建设现场一派火热,近百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预计美食街一期10月可竣工交付,年底即开街迎客。与此同时,季市老街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也已进入扫尾阶段,新建了小游园、美术馆等6处特色景观,季市镇正致力打造文旅新地标。

“我们紧扣建好靖江‘北大门’的发展定位,围绕特色产业园、融合发展区、富民经济带‘一园一区一带’建设,致力做大产业强镇、做美幸福古镇、做强文化名镇,推动千年古镇向新‘出圈’。”季市镇党委书记刘昭东告诉记者,全镇上下以“党建红”引领“街区兴”,通过“书记项目”加快推动“季家市”美食街区建设,持续推进老街有机更新,并策划“古镇研学游”“老街故事汇”“红色半马跑”等特色活动,推动文旅互联互动,使传统村镇既有古韵肌理,也有现代活力,游客到这里可体会古镇乡愁、感受人间烟火。

季市镇地处靖江、泰兴、如皋三地交会处,是靖江北部重镇,2023年获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季市老街有清代、民国时期的老屋370余间,包括印庄巡检司衙署旧址、吴家大院、胡源泰茶庄、朱氏老宅等文保单位。作为“中华美食名镇”, 季市饮食文化独特,美食资源丰富,镇区分布着近百家小吃店,季市老汁鸡、大炉饼、酒酵馒头等特色小吃被央视《走遍中国》等多个栏目推荐,吸引各地食客寻味而来。

赓续古镇历史文脉,季市老街标志性建筑“圈门”成为人们探寻古镇韵味的起点。东街口这座根据历史原貌复建的东圈门,以青砖灰瓦构筑,高大雅致。圈门外侧、内侧挂有两副对联:“河界三县真市面,书藏季家最斯文”“寒暑四季皆安好,古今一脉是太平”,人文色彩浓郁。穿过东圈门,别有一番洞天,处处弥漫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来访者仿佛进入一条时光隧道,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弘扬美食文化,是推动季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季市美食街项目整体位于老街南侧,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建成后的美食街为传统中式建筑造型,划分为传统小吃、特色美食、时尚餐饮等不同功能区域,恢复古街风貌和商业功能。

季市镇镇长倪志鹏介绍,在美食街首轮名店、名点、名菜、名小吃招引工作中,镇里形成“党委联项目、支部联管理、党员联商户”的协同推进体系,季市传统小吃店与热门连锁餐饮、网红小吃、民宿影院等达成合作意向;本地一批企业、农业合作社、商户也构建起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合作模式,重点招引“食品生产+旅游”项目。对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季市还注重做好美食街地块后续规划,致力打造一批研学观察点、美食体验点、市集打卡点,不断提升群众感受体验,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进入8月以来,季市镇季东村900亩无花果迎来成熟期,果实饱满诱人,软糯香甜。清阖果业专业合作社靖江基地依托上海科研和管理团队,提升无花果品种选育、栽培等技术,创建江苏乃至全国领先的无花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季市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季市镇以党建赋能深化集体经济“强村行动”,将农文康旅融合发展触角向村庄延伸,盘活乡村特色资源。依托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弯腰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安武村的文旅名片。星光村推出“稻田认养计划”“农事体验周”,让游客亲身体验插秧与收割,实现农业与旅游业“亲密接触”。勤盛村已入围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库,利民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服务中心、花家村非遗食品加工等特色项目顺利完工,富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