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英雄连队,把“运河支队”写在连史第一行
2025-09-16 07:53: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陆威 王瑞枫 郑玲玲

站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韩庄镇的韩庄运河桥上远眺,一侧是水天相接、烟波浩渺的微山湖,另一侧是奔流千年、一路东去的大运河。

时间回溯到80年前,抗战刚刚胜利,运河支队为何要炸毁横跨大运河的铁路、公路两座大桥?今天,运河支队的战斗精神、红色基因如何在人民军队中赓续传承?带着这些问题,运河支队寻访团赴韩庄镇和“平山英雄连”海训现场探访。

日军来信:

奉命投降,准备向贵军缴枪

经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两次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红军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大反攻的号角响彻山河,峄滕铜邳地区军民一片沸腾,运河支队的战士们斗志更加昂扬。在上级指挥下,运河支队连战连捷,先后取得攻打黉学兵营、解放宿羊山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运河支队被编入山东军区警备第九旅第十八团,划入野战军序列。

102岁的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康明才是运河支队老战士,他提供了10年前录制的影像资料。录像中他说起当年的情景喜形于色:“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高兴得一夜没睡觉……起来唱歌、跳舞。”

他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战士们沉浸在胜利的欢腾中,另一则消息更让他们振奋——8月20日,驻台儿庄的侵华日军小首领派人送来一封信函,信里称:“奉皇军命令投降,准备向贵军缴枪,请派员来台儿庄接收为荷!”

胡朝晖是运河支队支队长胡大勋的侄孙、运河支队烈士胡霖的侄子。在他的带领下,寻访团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的一处老院落。经过岁月洗礼,院子的墙体已显斑驳,窗棂爬满青藤。

“1945年前后,这里曾是运河支队指挥部的办公地点,指战员们就是在这儿收到日军的来信。”胡朝晖说,“起初大家无比兴奋,谁知这只是敌人的‘障眼法’。送信的当天,日军竟偷偷地撤出台儿庄,逃进峄县县城——他们就连投降,还耍了这样一出花招。”

勇士接力:

前赴后继,炸断敌人交通线

日本宣布投降后,形成了日、伪、顽合流的新形势,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证我野战军夺取中心城市,迫使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彻底投降,十八团于1945年10月28日奉命破袭津浦铁路柳泉至韩庄段,并炸毁韩庄运河铁路大桥、公路大桥,以阻止国民党军沿铁路北犯。

运河支队指战员胡大伦的儿子胡斌、朱孝春的孙女朱晓清带领寻访团来到如今的韩庄运河铁路大桥边,讲述起当年爆破铁路桥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1945年11月2日,运河支队执行爆破任务,一营一连负责在运河北岸阻击桥头堡内的日军,二连负责完成爆破。胡大伦当时在一连任排长,他率领一个班的战士逼近桥头堡时与日军相遇。胡斌说:“我父亲毅然与敌人白刃相接拼刺刀,手臂中刺受伤后仍死战不退,与战士们一起击退了敌人,保障二连完成炸桥任务。”

得知寻访团的到来,胡斌专程从深圳坐飞机连夜赶来,为的就是能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在运河大桥旁,再讲一遍“我父亲”的故事。

二连战士朱孝春和胡子义、王洪胜等4人组成爆破队实施了爆破,没想到铁路很快被敌人修复并恢复通车。14日夜,十八团进行第二次爆破。

“我爷爷朱孝春送第一包炸药时已经负伤。因为药量不足,位置又未中要害,铁桥没有被炸塌。”朱晓清说,“连队决定再送150斤重的炸药包,再次进行爆破。”

朱孝春等3人迎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出发了,途中另外两名战士中弹负伤,无法继续执行任务,只剩朱孝春带伤前行。面对枪林弹雨,朱孝春以惊人的毅力和胆量,孤身一人将炸药送至大桥要害处。

“随着一声震天巨响,爆破终于成功,大铁桥架坠落,津浦铁路彻底中断,敌军的运输命脉被斩断。战后,我爷爷被授予‘爆破勇士’光荣称号。”朱晓清说。

炸断大桥之后,十八团与兄弟部队并肩,死死守住了山东的南大门,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决胜山东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运河支队1940年成立之初有1500多人,到1945年已发展壮大为3000多人,抗战期间对敌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5000多人,共有400多名指战员壮烈殉国。”徐州市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党支部书记胡军英说,“这支驰骋在苏鲁边界,战斗在运河两岸,‘敢于在日本兵头上跳舞’的传奇部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绚烂的篇章。”

平山英雄连:

连史第一行写着“运河支队”

1946年夏,十八团被编为山东野战军第十师第三十团。三十团第八连(原运河支队第四连)在鲁南战役中首先攻克3个制高点中的平山崮制高点,为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在北线打开通道立下战功,被鲁南军区授予“平山英雄连”称号。“平山连”这个光荣的名字,从此镌刻在人民军队的军史中,并沿用至今。

寻访团来到平山连在某海域的训练场。烈日下,汗水混杂着泥土黏在作训服上。但战士们一丝不苟,目光如炬,动作凌厉,搜索、突击、越障、匍匐……一举一动彰显着人民军队的凛然军威与中国军人的过硬本领。

“我们这支‘平山连’,血脉源自英雄的运河支队,解放战争中打济南、战淮海、渡长江,把红旗插到舟山群岛……今天,我们延续了运河支队‘敢于在敌寇头上跳舞’的精神。祖国山河,寸土不让!”平山连指导员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平山连的历史沿革被制作成展板挂在墙上,第一行写的就是运河支队的内容。平山连新兵入营第一课,就是学习连史。知晓连队从何而来、前辈如何奋战的,是每一位平山连战士的必修课。

近年来,连队被评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并多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四铁’先进单位”和“军事训练一级连”。“连队共计被授予荣誉称号1个,荣立集体一等战功1次、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9次。”说起这些,平山连指导员满是自豪。

不忘来处,方得始终。

80年前,运河支队指战员不畏强暴,血战到底;80年后,延续着他们血脉的连队,依然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军人的使命。

一种精神,唯有代代相传,才能生生不息;一段历史,唯有用心铭记,才能照亮未来。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