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以作风建设打造世界“水晶心”
2025-08-25 08:0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程长春 赵芳

实习生 黄煦 张雨齐 通讯员 段慧明

“现在有关部门除了正常执法检查,在科技研发、要素保障上的服务力度越来越大,亲商安商的作风,给了我们扩产的底气!”这是东海经济开发区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冯维娥对近年来东海营商环境提升的切身感受。目前公司总投资10亿元、年产2万件光伏及半导体用石英玻璃器件和3000吨光伏及半导体用石英玻璃材料项目部分厂房主体已完工,将进行设备订购安装。

“有事快应、一呼百应”,“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将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先手棋”和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拉动发展攀高逐新。东海县委书记张其兵说:“在推动发展中,困难挑战是常态,拼搏奋进是心态,攻坚克难是状态。全县上下拿出迎难而上的担当,用作风建设激活地方发展强引擎,为东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作风“硬度”锻造产业韧度

硅材料产业是东海的主导产业,2024年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奥博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凡昌指着智能化生产线说:“行情好时忙生产,行情不佳忙技改。我们坚持创新,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才得以在行业不景气时站稳脚跟。”

东海目前集聚全国85%的石英材料生产企业,拥有600多家硅工业企业,构建起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硅产业集群。但去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行业订单一度下滑60%以上,相关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坐不住、等不起!护航企业发展,我们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东海县工信局党委委员朱光甫说,工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扎进企业,逐家“把脉问诊”,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市场和配套等瓶颈。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针对硅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东海出台《硅产业2024—2030年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集聚,将硅产业集中在7个基础条件良好的乡镇,2025年规划区外无新增企业,淘汰20家环保、安全不达标的小作坊,扭转了“散乱无序”局面。

面对主导产业爬坡过坎的压力,东海以作风建设为“开山斧”,将干部作风的“硬度”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韧度”。今年,全县排定市级重点产业项目74个,年度计划投资166亿元,1-7月已完成投资106.9亿元,完成计划的64.4%。

以服务“精度”托起产业高度

干部作风之变,还体现在服务企业的“精度”上。东海始终秉承“拓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理念,持续强化“一把手”招商、精准引商,形成“全域发动、全员参与”的招商格局,并持续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特别是高效优质做好40家强优企业纾困工作。“我们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当好企业发展‘全程陪跑人’。”东海县数据局局长胡海燕表示。

今年深圳文博会上,金坛刻纸非遗技艺与东海水晶“碰撞”出的一盏《五圣同心》水晶杯,成为江苏展区的“流量担当”。“这是将《西游记》IP与非遗技艺结合的尝试,水晶雕刻是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辉道出东海水晶产业的“破圈”密码。

“不能让优质资源一直停留在产业链低端!”东海县商务局副局长许新生带领团队跑遍全县300多家企业,摸清症结后打出促进发展“组合拳”:搭建跨境电商专线,解决企业访问海外平台的网络难题;与银行合作推出“收款行家”平台,突破个人每年5万美元收汇限制;成立跨境电商产品设计工作室,邀请18位国家、省、市雕刻大师驻场创作,为产品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东海“小而美”企业的典型代表,黛瑞森穿戴甲的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以前只做简单彩绘,后来在非遗专家指导下,我们大胆创新,将大漆、浮雕、掐丝、镂空等工艺融入穿戴甲,开辟文化出海新赛道。”企业负责人李轩说。去年,黛瑞森穿戴甲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成为“中国美学出海”的鲜活样本。

助力文化产品出海、出圈,东海县商务部门推出跨境电商专线,“家门口报关”跨境电商监管仓已累计完成结汇2500万美元。

以作风“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前在家带娃没收入,现在每月挣4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在穿戴甲产业集聚的县城牛山街道颐高路,李萌萌一边打包穿戴甲,一边算起“幸福账”。这条由70余家店铺组成的“前店后厂”街区,2000余名像她这样的宝妈实现“家门口就业”,日均出货量5万副。

让作风的“温度”,焐“暖”群众的心。东海县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侯玉柴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民情台账”,“群众的需求在哪,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针对“4050人员”就业难问题,东海县人社局推出社保补贴政策,推动2000余人重新上岗;硅产业工人遭遇裁员潮,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化解纠纷,确保每月失业保险金按时到账。

干部作风转变化作亮眼的民生“答卷”:依托水晶和穿戴甲产业,东海近40万人实现就业,加上其他行业和灵活就业,全县就业创业超50万人,占常住人口半数;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新增高中学位5600个。

“家乡环境美,投资环境优。5月份拿到的全国文明城市牌子,让城市美誉度更上一层。”2017年从杭州返乡创业的韩秋晨,创办了高端穿戴甲企业,他亲身体验到,东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像水晶一样愈发透亮。

作者:  编辑: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