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月飞) 9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无锡市和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分别提交的锡剧保护传承条例。通过协同立法的保障和推动,两市将在多领域开展更深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锡剧是发源和流行于常州、无锡地区的地方戏剧。2008年,锡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底两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通过协同立法进一步加强锡剧保护传承工作。“这是常州获得地方立法权十年来,首次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处处长李彦介绍。
由于立法对象是同一剧种,制度设计协同有助于保护传承工作同频,两市法规不仅框架结构、制度设计做到了相对一致,还明确了携手开展锡剧保护传承区域合作,协同举办锡剧艺术展演、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双方共同规定,将锡剧获批为国家级非遗的6月7日确定为每年的“锡剧日”,要求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锡剧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