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民仆) 省财政厅近日制定印发《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指南》,为企业数据资源规范化入表等提供操作手册。
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且能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不仅可以作为部门、单位和企业的重要资产进行管理和利用,还可以通过交易、融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今年5月,江苏分领域选取20家试点单位,聚焦数据资产台账编制及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等重点环节,探索全过程管理有效路径。
苏州文投集团通过取得苏州丝绸博物馆独家授权,对馆藏文物及近现代丝绸样本进行数字化转化,将无序、分散的原始数据通过采集、清洗、标注、分析等手段转化为有序、有价值、可供分析和应用的数据资源,打造数据产品“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2024年完成江苏省内首单文化国企数据产品场内交易。据介绍,交易金额按使用文物等级、纹样数量和时间分一次性授权金和销售分成,可达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在新中式服饰、网络游戏等领域授权使用,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和跨界联名产品。
在金融服务领域,数据资产也发挥着破解行业难题的重要作用。省数据集团联合征信公司,依托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基于人社厅数据,打造公共数据产品“苏社分”,已在省数据交易所挂牌,并在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三家金融机构开展试用。“苏社分”将社保、就业等数据转化为“信用评分”,助力金融机构精准掌握授信主体信用状况。截至今年6月底,三家试用机构基于“苏社分”产品累计授信19.98亿元。这一创新实践打破传统金融风控过度依赖抵押担保的局限,将公共数据的信用价值转化为普惠金融动能,实现“信用变资本”的突破性进展。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加快推进数据资产试点相关工作,强化数据质量评估支撑,研究细化数据资源成本归集范围、资本化条件及摊销规则,组织专家提炼全流程操作指引,支持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稳妥推进数据资产入账入表,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开发利用与价值转化路径,实现资产效能系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