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新机遇,常州担当有作为。日前,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重点布局“6+X”未来产业赛道,5年打造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实施方案》提出,要结合常州发展实际,遴选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赛道。同时,基于各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设立未来产业领域发展先导区。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引擎,打造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生态,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国家和省创新布局,构建跨区域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常州市将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打造“6+X”未来产业体系。“6”即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型储能、合成生物、先进材料、化合物半导体为代表的六大成长型未来产业;“X”即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数据产业、循环制造、空天信息、氢能、脑机接口、细胞基因等前沿性未来产业,每个领域设3个以内的先导区,并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紧扣“6+X”未来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全市将系统建设未来产业全周期培育体系。科技攻关引领体系,将聚焦“6+X”未来产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完善科技攻关协同体系;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将推进未来产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企业发展全过程服务体系;产业人才引育体系,将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新质生产力“技术转移官”工作,组建各类人才攻关联合体,开展未来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产业生态支撑体系,将构建适宜未来产业良性发展的全要素支撑体系,在用地、用能、环保、算力、专利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聚焦未来产业全链条融资需求,在“拨、投、股、贷、债、保、担”等方面推动更多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制度创新;应用场景开放体系,将推动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加速拓展各类场景应用空间,以场景应用驱动新技术迭代升级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到2030年,全市将培育10家以上未来产业领军企业;培育100家以上未来产业标杆企业;培育1000家以上未来产业的骨干企业;打造1个产值超千亿级的未来产业支柱集群,培育发展2—3个产值超500亿级的未来产业优势集群,推动全市未来产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