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闯
□ 新华传媒智库记者 王 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依托厚重红色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聚力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陵园坐落于淮安市淮阴区北部的刘老庄镇,这里长眠着延续叶挺独立团血脉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名英烈。近日,记者专访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负责人石明闯,听他详解陵园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烈士精神的宝贵经验与实践路径。
历史根脉:铸就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记者:1943年的刘老庄战斗,是八十二烈士陵园承载的核心记忆。想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当年面对兵力强大的日伪军,这八十二位新四军勇士是如何以血肉之躯阻击敌人,成功掩护群众安全转移的?而这场战斗铸就的“刘老庄连”精神,在八十余载岁月流转中,又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印记和不断升华的精神载体?
石明闯:1943年3月18日,八十二名指战员为掩护刘老庄当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与1000多日伪军发生激战,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英勇顽强地击退敌人五次冲锋,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淮阴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举行了公葬仪式,堆起了一座三丈高的土墓。82名官兵牺牲后,七旅重建四连,挑选82名青年补入该连,命名为“刘老庄连”。此后,“刘老庄连”南征北战,成为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连队。为了弘扬传承烈士精神,淮阴县政府在1955年又重建了烈士墓,同年,地方军民自发种植了八十二棵青松,1992年修建了纪念碑,近年来,又重新修建纪念馆、红星广场、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八十二烈士纪念林等纪念设施。
传承实践:活化红色资源的创新之路
记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近年来在队伍建设、宣教创新和品牌打造方面成效显著。请您具体阐述,这些举措是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和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转化为新时代的育人资源,实现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与红色资源活化的?
石明闯:进入新时代,陵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断提升刘老庄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建强宣讲队伍。近几年来,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把讲解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建园强园的重点工作来抓。定期选派人员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并通过公开选聘等方式,将综合素质优秀的人员充实到讲解员队伍中;积极选派优秀讲解员参加各类宣讲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助力红色教育基地宣教水平的整体提升。
提升宣教水平。一是拓展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讲刘老庄战斗事迹,针对不同群体,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入伍、入警、献花、唱连歌等特色主题活动。二是在“3·18”八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日、清明节、“9·30”中国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纪念活动。三是以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作为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八十二烈士事迹,拓展红色传统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近3年来,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共接待参观学习人员121.6万人次、参观团队2126批次。
做靓红色品牌。陵园先后获得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党百年(全国)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淮安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恩来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等称号,并且在各级各类主题教育中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获得了参观学习人员的好评。
面向未来:书写思政教育的时代答卷
记者: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在红色内涵深度挖掘、教育课程体系化设计、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等方面,将如何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实践,更高效地激活红色资源价值,创新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增强思政教育对新时代青年的吸引力与教育实效?
石明闯: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整体规划,来书写这份时代答卷。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唱响红色旋律。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坚持以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内容,围绕学习和传承烈士精神主旋律,明确教学主题和主线,在鲜活生动的事例讲述中,激发参观学习人员的内心共鸣和情感升华。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邀请专家教授、烈士亲属、革命后代,共同研究探讨教学课件,精心打磨,完善提升,形成完整的现场教学流程和内容。
完善课程设计。结合新时代新要求,重新制作提升了《砥柱》教学片,纪念馆教学加入新考证的部分史实解读,新增了教学提升环节。在主题战壕,增设重温入党誓词(模仿火线入党情景)、听老同志讲故事唱红歌、制作白花等环节。组织参观学习人员向烈士献花、瞻仰烈士墓,表达敬仰之情,进行教学总结,写下红色家书,传承革命精神。
创新教学模式。教学采取现场教学、影像教学、专题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参观学习人员深刻感悟八十二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播放《砥柱》《火线入党》《义务讲解员李爱云》等教学短片,让大家直观感受革命先烈以及亲属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定执着的信念;采取集体祭奠、瞻仰、献花等方式,教育引导学习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促使他们将感动转化为行动自觉,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