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代表建议,推动跨市便民公交开通
2025-07-21 07:5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任玲忠

7月11日清晨,一辆黄绿色客车停在南京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口,接上乘客后向宁扬长江大桥驶去。运行不久的这条“南京—仪征—扬州”定制客运专线,解决了许多群众往返宁扬两市的麻烦事。

“开通这条线路,最初的想法源于省人大代表、南京栖霞古寺住持隆相的一条建议。”有群众向隆相反映,位于长江两岸的南京龙潭、扬州仪征虽然今年初开通了过江通道,但尚未开通客运班线,导致多数公共交通车辆选择绕行其他过江通道,“大桥的开通,并没有完全改善两岸普通群众的出行。”隆相调研后得知,龙潭等地群众乘公交绕栖霞山长江大桥到仪征市区需花3小时以上,但走新开通的宁扬长江大桥只需半小时至一小时,两岸居民切盼开通直达公交。经详细论证,隆相提出3条公交线路方案备选,带到今年省人代会上。

收到建议,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组及时作了研究。“代表建议立足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站位高同时切口小,方案具体,支撑力和操作性比较强,为建议办理打下坚实基础。”大会议案组负责人评价说。

建议被交由省交通运输厅主办,南京、扬州两市政府会办。主会办单位进行可行性调研和实地勘察后,却发现困难不小。以安全为例,3条建议线路长度均大大超过常规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里程,沿途路况、车况、人员情况复杂也是风险点。再说成本,3个方案均需经过高速公路,需依法使用一人一座车辆并配备安全带,购车费和场站等升级改造费用、过桥费等运行费用不菲。会办方当面向代表解释了安全、需求、成本等方面办理难点,代表对无法按照所提建议开通表示理解。

也是在隆相提出建议的这次省人代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对此,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创新工作方式,以组织开展承办单位走访代表、代表走进承办单位的方式再次推动建议办理,隆相的建议被纳入其中,办理重启。“考虑到群众出行无小事,我们借鉴外地做法,创新提出开通兼具灵活性、便捷性的定制客运线路的设想。”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组织有关方面面见代表,现场提出新方案,即由宁扬两地道路客运企业各投入两辆18座客运车辆,每天两地固定往返8次,共9站,单程约75公里,全程运时约2小时,其中栖霞到仪征从宁扬大桥直接过江,将两地群众通勤时间从90分钟缩短到40分钟,乘客可在车站或APP、小程序及定制站点站牌上的二维码购票,灵活选择上下车点。

“原先我对南京、扬州两市同志主动沟通情况、解释困难的做法已经很满意。这次,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和两市一起又带着新的方案来,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站点更加合理,票价不高,充分考虑了群众需求,我更加满意。”隆相说。

为把好事办好,有关各方在车型选择、线路审批、站点设置等环节打开绿色通道,推动项目从建议到落地仅用时1个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将视客流情况,适时调整班次计划、定制站点,方便群众的同时激发沿线旅游活力。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