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耐心资本与民企成长同频共振
2025-07-21 09:16:00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从一只BP机闯市场到线上便捷沟通,从为企业萌芽浇灌首桶金融活水,到眼下见证且陪伴“创二代”接班上岗。这是苏州农商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长情陪跑”。

真心助跑,耐心陪跑,数据最能说话——截至2024年末,苏州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达2133.57亿元,存款规模达1702.49亿元,贷款规模达1293.25亿元。其中,全行贷款中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近九成,支持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六成,制造业贷款占比超三成,连续多年保持“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第一行”领先地位。

“企业初创时扶一把,运营困难时拉一把,转型升级助力代际传承时托一把。”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苏州农商银行从未缺席。秉承“长期主义”和“价值共生”的理念,企业的这个黄金“长跑搭档”正以真情和实干续写耐心资本与民企成长同频共振的佳话。

企业初创扶一把

构建全周期+广覆盖的资本生态

28年前,一笔由吴江农村信用合作社(苏州农商银行前身)发放的近40万元贷款,汇入了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二期一家还没什么知名度的企业账户上。

28年后,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新开业的苏州湾宋锦文化艺术空间内,向来宾讲述起自己和团队让宋锦闪耀世界舞台的奋进历程。

这家企业叫上久楷,它的主人是吴建华。

“我和吴建华从2007年到现在只见了一次面。但就在上个月,他偶然碰上我们支行行长,说想把现在企业的信贷业务继续转交给我来做。28年来,他和我们银行保持着坚固且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小店做到大厂,他还记着我,这让我非常感动。”如今的苏州农商银行盛泽支行客户经理施海明,正是当初为上久楷发放这笔“首贷”的吴江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员。

回顾过往,企业在初创期获得的这笔“首贷”,无疑像一场“及时雨”,为一颗敢闯敢拼的心带去了希望,也为银企之间长久的互相信赖埋下了种子。

去年四月,“耐心资本”这一金融领域专业术语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出。对于苏州农商银行而言,这一理念其实践行久矣——贷早、贷小、贷成长,这就是苏州农商银行对“耐心资本”最朴素的诠释与最扎实的实践。

客观上,作为地方法人银行,苏州农商银行天然具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造就了中小企业对农商行的忠诚度,这是其他银行短期内难以培养的。同时,这样的客户黏性,也注定了其与中小企业是同呼吸、共命运、伴成长的密切关系。

但这份深厚联结,更源于苏州农商银行主观上对银企关系的精心维护。它不做一次性交易,而是以“陪跑者”姿态贴近需求,从老一代创业融资到新一代接班转型,始终沉下心把握企业“成长节奏”,以长期主义将“熟人优势”化为跨越代际的信任积淀。

如今,占盛泽95%以上工业产值的2500多家纺织企业中,90%以上与苏州农商银行盛泽支行有业务往来,仅贷款客户就超600家。其中,2家世界500强民企——恒力集团和盛虹控股集团在发展之初,苏州农商银行都为其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同时,围绕这些大型企业的上下游,苏州农商银行还深度帮扶了一批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

困难时期拉一把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助推器

在2012年至2014年间,作为吴江民营经济的主导产业——纺织行业曾经遭遇过产能过剩的危机。

危难关头,苏州农商银行再次以稳住吴江经济压舱石的觉悟勇担重任,配合当地政府,保持信贷政策稳定,以重组贷款、调整结息周期、创新续贷服务等方式,先后帮助664户企业克服难关、化解危机。

苏州农商银行一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前些年,苏州某纺织企业担保联保的企业经营困难,该企业代偿了所担保企业的贷款,致使自身资金链发生断裂。苏州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为企业制定了贷款周转方案,并为其名下资产进行规整,将贷款归并至以苏州农商银行为主的银行链中。同时,还与两家企业主协商制定了还款计划,成功使企业减除了对外担保的不良贷款,回归正常生产经营。

“我们银行人不能仅凭企业一时一地的处境,来判断其未来的发展成色。发展都需要经历必要的周期,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节节高升的,关键时刻、困难时期的不离不弃,才能成就互相信任、互相守望的真感情。”这名客户经理说。

近两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发展形势,不少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苏州某电子公司由于研发新产品投入较多,企业面临临时性流动资金紧张,苏州农商银行了解真实情况后,主动为其存量贷款办理了无还本续贷,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

“随着企业业务的丰富和扩展,我们从传统信贷服务向国际贸易服务等方面延伸拓展,甚至于在企业需要法律服务时,帮助企业对接律所;在IPO上市时,帮助企业引进券商。通过整合资源,极大增强客户黏性,更好助力企业全面发展。”苏州农商银行盛泽支行行长郑炯说。

代际传承托一把

传统行业追新逐绿引入金融活水

企业“创二代”接班上岗的“二次攀峰”期,也是大多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十字路口”。

长跑接棒,不仅考验着企业如何传承经营,也考验着“陪跑员”的忠诚度。

苏州农商银行致力于做长期主义者,不仅在于培养与陪伴,更在于和企业同心同向、价值共生的战略布局。

在苏州农商银行有这样一则不成文的规定——银行招聘新员工并安排岗位,住址和工作地点之间的车程原则上不超过45分钟。对于员工而言,短途通勤免去奔波之苦。对于银行而言,推动员工属地化工作,也让银行与企业之间沟通更加亲切、方便。简而言之,就是听得懂家乡话、办得好家乡事,企业有需要,银行员工随叫随到。

9个月前,由苏州农商银行联合外部公司开展的“盛泽镇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以四面弹面料这一典型出口产品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碳足迹系统研究及国际认证,成功打造碳足迹本地化管理的示范案例,提出针对性的纺织企业碳足迹绩效提升计划。

吴江荣良化纤有限公司在苏州农商银行支持和推动下,历时7个月,完成了从原料采购到面料成品销售的“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成功获得ISO14067国际标准认证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在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不确定性中坚守价值、在不断积累中孕育突破的精神,是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圭臬。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金融工作和民营企业经营都应当以长期主义者的智慧破局,解困局于当下,谋发展于长远。苏州农商银行将持续建设‘标杆银行、价值银行、幸福银行’,坚定信心深化改革路径,守正创新激活发展动能,与地方经济同生共荣。”苏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晓军说。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