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 娴
在玄武湖畔并蒂莲前交换戒指,于常熟百年红豆树下立下誓言……随着5月10日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全国通办”政策落地,江苏掀起“婚登进景区”热潮。从园林式婚登中心到最高云端颁证点,这一“婚登+文旅”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仪式浪漫感,更催生出集文化体验、产业增值于一体的“甜蜜经济”新业态,成为文旅融合与婚俗改革的生动注脚。
从传统窗口到诗意风景:
“幸福地标”见证登记新浪漫
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2024年这里接待游客约1900万人次。从高空俯瞰,玄武湖上的环洲宛若一颗爱心缀在湖心,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风荷苑便位于“心尖”的位置。记者探访发现,登记处设有中式与现代风格的两个颁证厅,中式颁证厅红绸、“囍”字等设计尽显中式浪漫,现代颁证厅简约时尚中不乏温馨。湖中有象征着“同心永结”的并蒂莲,湖边设有适合打卡的爱心布景,既满含美好祝愿,也能满足新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玄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婚姻登记处此次落户景区是当地进一步丰富婚恋服务场景的新探索,下一步,他们将打造“婚庆+文旅+服务”产业集群,提供领证跟拍、文创纪念、婚礼策划等一站式服务。
连云港的玉女峰海拔624.4米,是江苏最高的婚姻登记“颁证点”,传说中,玉女与家住花果山的书生王清风相恋,为爱下凡,引玉帝震怒,为了躲避天兵查找,孙悟空将二人点化成两处山峰。去年“七夕”至今,50多对新人在吉祥玉女的见证下宣读了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花果山景区文旅科科长刘智告诉记者,他们推出了爱情主题旅游线路,初夏时节,新人们可以沿着花果山景区大圣广场山门起点,通过崎岖的十八盘、小众秘境九龙栈道漫步至玉女峰,徜徉在100多亩的芝樱花海,寻找爱情主题打卡点并合影留念。接下来,景区还将引入AI数字人孙悟空作为证婚人,为大家留下甜蜜的回忆。
千年古树成了爱情最好的见证,苏州相城区太平老街登记点设立在一棵千年古银杏树下,这棵银杏树,相传为南宋太尉王皋次子王铎亲手所植,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银杏树见证着一对对新人的真挚爱情,也多了一个甜蜜的注解——“银”为有你,三生有“杏”。
在常熟曾赵园登记点,一棵400多年的红豆树格外瞩目,历经岁月变迁,仍主干遒劲、枝繁叶茂。常熟市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科长王波告诉记者,4月份以来,已经有17对新人预约在曾赵园举行园林婚礼,在红豆树的见证下,感受“天赐良缘,古树为鉴”的独特登记体验。
王波认为,通过服务场景延伸,将登记服务与自然景观、文化地标结合,更能满足年轻人对仪式感和个性化的需求。接下来,常熟市将成立婚嫁产业协会,推进婚恋相关的资源整合,曾赵园景区还将和邻近的西泾岸历史街区联动打造“甜蜜街区”,引进高端影楼和民宿,推出爱情旅游观光线路。
从一纸婚书到全域产业:
一次消费变身链条式消费
婚姻登记进景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引流”与“增值”。当政务与文旅相遇,不仅成就了新人的浪漫时刻,更开辟了产业增值的全新赛道。
5月10日,苏州姑苏区婚姻登记处以“南园囍事 十全十美”为主题,打造十全街结婚登记点,寓意十全十美的美好婚姻。郑成昊和史可奕是第一批来这里体验婚姻登记的苏州市民。
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徐爱华介绍,新人在十全街结婚登记点办理结婚登记后,可享受涵盖“登记领证—街拍婚照—园林婚宴”全流程的专属福利。未来,苏州市姑苏区将深度整合十全街文旅资源,链接周边酒店、餐饮、旗袍礼服、珠宝设计、婚拍摄影等优质业态,打造集文化体验、消费场景、婚庆服务于一体的“幸福经济”。
东台西溪古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发祥地。据考证,这里有董家垛、凤凰池、老槐树、缫丝井、董永墓等50多处与之相关的古迹。东台西溪景区2017年发展为婚姻登记点,这两天有100多对新人预约在西溪景区逛月老祠祈福,请老槐树见证他们的爱情。东台西溪景区负责人徐影告诉记者,近年来,西溪景区全力发展爱情主题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沉浸式”的爱情主题景区。他们还以“董永传说”为创作蓝本,打造大型仙幻实景演出《天仙缘》《寻仙缘》,非遗传说结合现代歌舞与技术,仅去年就吸引了20多万人观看。
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文旅场景天然契合,也将一次性消费转化为链条式消费。徐影说,目前东台西溪景区已经推出婚姻登记至迎亲嫁娶、婚纱照、婚宴、游船婚礼、蜜月住宿等环节,吸引每年超300万人次进景区,带动景区收入增长20%左右。
从“网红热度”到“长久温度”:
婚登改革如何行稳致远
婚姻登记进景区,是公共服务从“功能型”向“体验型”跃升的缩影,各地也在进一步挖掘文化符号,让“最美领证点”不仅成为城市浪漫名片,更成为培育健康婚恋观、助推地方产业的新引擎。
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设置“爱的基金”,引导新人通过捐赠关注困难群体。连云港不断拓展“婚姻+”服务,在2·14、5·20、“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婚俗改革宣誓”活动,邀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金婚夫妇老人“以爱之名”颁证,使结婚登记成为传播婚俗新风的“第一站”。
东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负责人常乐告诉记者,他们探索婚前辅导服务,在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设有新婚课堂,开展《好家风成就好婚姻》的系列专题讲座,为新婚登记夫妇开展线上婚前辅导,强化新婚夫妇家庭责任感。
“婚姻登记改革的本质是公共服务人性化的体现,但需恪守‘便利不轻率’的原则。”王波担心,过度强调“打卡式登记”可能降低婚姻审慎度。他认为,婚姻登记在进景区的同时,还应该配备婚前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婚姻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冲动盲目领证,唯有这样,才能使这项服务既有“网红热度”,也有“长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