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柏啸
“‘法治体检’帮助我们找出了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漏洞,现在企业经营更安心了!”9月4日,江苏金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纬告诉记者,泗洪县司法局半城司法所上门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后,公司已按照建议完成数项制度整改。王纬的这句话,折射出宿迁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切实改变。
今年以来,宿迁深入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延伸链条,着力提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风险“免疫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组团式”服务
消除企业“成长的烦恼”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但普遍存在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薄弱、合规经营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创新推行“1+N”片区化服务模式,积极统筹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力量与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组建由198名调解员、司法所业务骨干、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法治体检”服务团。
“我们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所所联动’机制作用,将司法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势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专业优势相结合,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司法局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起动态更新的“法治体检名录库”。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81家小微企业和965户个体工商户入库,为后续市司法局提供“点对点”靶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滴灌式”防控
破解企业痛点难点
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个体工商户经营一线,围绕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合规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全身体检式”检查;与企业一线员工及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查阅合同文本、财务凭证等文件,系统排查法律风险隐患……
为确保服务精准“解渴”,我市推行“按需滴灌”的法律服务模式。“法治体检”服务团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通过12348热线、微信公众号收集企业诉求,结合调查问卷、专题座谈、入户走访等方式,为相关企业量身定制“法治服务需求清单”。
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法治体检”服务团还提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协助企业完成整改,切实帮助企业“祛病强身”。截至目前,我市已排查收集各类法律风险隐患264项,出具“法治体检”报告149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96条。
“闭环式”管理
打造长效化法治护航生态
“法治体检”不能“一查了之”,更应做好“后半篇文章”。市司法局探索建立“体检—整改—提升”闭环工作机制,建立“定期回访+动态监测”制度,对已完成“法治体检”的市场主体开展“回头看”检查,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风险”向“主动防控风险”转变。
市司法局还创新推行“法治体检+”服务模式,主动将“法治体检”与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法治体检+”服务矩阵,持续释放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效能。今年以来,市司法局通过“法治体检+”服务模式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4起,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03.5万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组团式”服务到“滴灌式”防控再到“闭环式”管理,我市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法治护航,既体现了依法行政的自觉,又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我们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法治体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推动法律服务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防火’。”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