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一轮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2025-08-14 09:17: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打印

□记者 宋琦磊

在黄海之滨的盐城,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智能工厂的脉搏中强劲跳动。

机械臂与AGV小车精密协作,“能碳智脑”实时调节能耗。近日,在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图景跃然眼前。其首创的生成式AI冲压换模技术、数字孪生零缺陷制造体系以及深植基因的零碳管理方案,生动诠释着智能制造的未来方向。

主动拥抱智能化浪潮,让佛吉亚盐城工厂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大幅提升。“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向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树立行业标杆。”公司总经理刘立刚介绍,智能化转型让企业实现高度智能化与人性化生产融合。

盐城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源于前瞻而系统的政策布局。

今年年初,我市印发《盐城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产业变革注入强劲政策动能。这份文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在上一轮行动中,盐城提前一年实现规上企业诊断全覆盖,累计实施“智改数转”项目6756项,培育省智能工厂65家、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4357家,培育数量均列全省前三,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进度全省第一。

在政策强力驱动下,我市智能制造呈现多点突破、集群跃升的蓬勃发展态势。立铠精密通过部署5G工业专网,生产效率提高23%,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3%,单位产品成本下降33%,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22%。该企业被认定为国家5G工厂、国家智能工厂,成为全市优质企业梯度成长工程的标杆。

企业培育成果显著。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75家,新增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的重要举措。

政策红利惠及广泛。江苏南纬服装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进行设备智能化升级,在政策引导下打造5G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0%、用工成本降低10%的双重效益。今年,公司已实现销售6000万元,在手订单约5000万元。“我们每年推动1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小快轻准’数字化改造,重点打造生产管控、仓储物流、质量检测、安全环保等应用场景。”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提升方向,开展针对性指导培训,为中小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轻量化转型方案。

集群效应日益凸显。近日,盐城环保科技城8家企业集体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仅今年上半年,这8家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46.6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以苏北光缆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投资建设的2.8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300万kWh,可满足其总用电量的3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91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是“智改数转+绿色转型”的典型融合案例。

新计划锚定更高目标: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同时计划每年培育100家以上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并力争实现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乃至全球“灯塔工厂”零的突破。战略框架清晰规划了实施路径:聚焦规上与中小企业两大主体,建立“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并通过七大专项行动实现全域覆盖,为全域“智改数转网联”按下“加速键”。

“三年行动计划”是政企双向奔赴、同题共答的战略抉择,正为这座黄海明珠解锁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无限未来。

记者手记:

行走在盐城的智能工厂间,轰鸣的机器执行着精准的指令,流水线上跃动的是数据与代码的光影。这里,制造业的“智变”并非抽象蓝图,而是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

盐城对“智造”的系统性布局,从顶层设计的战略框架,到梯度培育的清晰路径;从龙头冲刺“灯塔工厂”的雄心,到对中小企业“轻量化”转型的精准扶持,无不体现着分层推进、全域覆盖的战略定力。这使“智改数转网联”得以从孤立的盆景,蜕变为整片森林的生态重构。

政策驱动是引擎,但核心动能在于企业的内生觉醒。佛吉亚对标“灯塔工厂”的自我加压,立铠精密深入应用5G专网,乃至中小企业动辄数百万元的智能化投入,背后都是对“变则通”的深刻认同。政府的有形之手,精准滴灌,激活市场无形之手的澎湃力量。

黄海潮涌,奔流不息。盐城的这场“智变”,既是向高端制造攀登的坚实足迹,也是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工业沃土上破土而出的生动样本。当数字基因真正融入产业血脉,“制造”迈向“智造”的未来图景,正在这里加速变为现实。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