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场景双清单”让发展更精准
2025-10-21 09:24: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王正喜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依赖应用场景的规模化验证。通过政策、资本、数据多要素协同,徐州这座城市正在书写“场景驱动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经广泛征集、科学论证,日前,市发改委公开发布第一批次全市场景机会清单76条、场景能力清单87条,覆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四大领域,标志着徐州从单点技术突破迈向全域生态构建,探索出一条“场景赋能—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新路径。

场景即赛道

从卧牛山深地实验基地到低空经济全生态

此次清单中,泉山区“卧牛山深地实验基地”场景尤为亮眼。该基地依托云龙湖实验室,面向深地能源开发、空间安全防护等方向,开放中间试验、技术推广等全链条场景需求,吸引中国矿大、徐工集团等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协同攻关,推动“深地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目前,基地已集聚上下游企业32家,带动深地装备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

在铜山区,低空产业“全场景”同步释放:市级低空管理服务中心、智能装备中心、无人机反制技术等一批场景机会集中发布,涵盖飞行计划审批、长航时无人机、重载物流无人机等18个细分领域。

徐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提供场景,更提供验证平台——企业技术可在这里完成从试飞、检测、认证到商用的‘一站式’闭环。”据悉,徐州已吸引京东无人机、中航金城等60余家企业落地,初步形成涵盖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运营服务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能力即供给

从徐工智能焊接到医疗大模型

与机会清单相匹配,徐州同步发布87条“场景能力清单”,全面梳理本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可输出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徐工集团此次开放“智能焊接机器人”“大型结构件智能探伤”等10项能力,其免示教焊接系统已在工程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规模化应用,焊缝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5%,作业效率提高3倍。依托该能力,徐工已与本地30余家中小企业共建“共享焊接中心”,帮助传统零部件企业实现“零门槛”智能化改造。

在民生领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出“健康医疗多模态大模型”,可为基层医院提供影像AI辅助诊断、专病临床决策支持等服务。目前,该模型已在丰县、沛县等6家区县医院落地,累计辅助诊断病例超10万例,基层医生诊断准确率提升20%以上。

机制即活力

三把“金钥匙”撬动全域场景创新

“场景不是简单项目,而是技术、资本、政策、数据等多要素协同的创新机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州已建立“三张清单”动态管理制度:一是“机会清单”季度更新,建立“企业提需求—部门搭平台—专家评可行性”的征集机制;二是“能力清单”月度滚动,依托大数据集团搭建线上“能力超市”,实现技术供需智能匹配;三是“政策清单”即时兑现,对纳入清单的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场景建设补贴、2000万元产业基金跟投、数据要素开放“绿色通道”等支持。

更关键的是,徐州打破“政府主导”传统模式,创新“场景合伙人”制度——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共同组建“场景创新联合体”,推动场景从“政府给”向“市场造”转变。例如,在工程机械领域,徐工集团联合20家产业链企业、3家高校、5家金融机构成立“智能制造场景联合体”,已对外输出“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42套,带动本地配套企业产值增长35%。

根据《关于推进场景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徐州将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每年滚动发布场景清单,到2027年累计开放场景机会超200个,带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培育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50家,打造全国领先的“场景驱动型”实体经济实践高地,成为辐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场景创新策源地。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