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正喜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抵押难”到“信用贷”,从“跑多次”到“零跑动”,再到“企业安静期”的推行——徐州以系统化、场景化、品牌化的改革组合拳,持续为民营经济培厚沃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经营主体148.88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占总量的96.6%,带动了80%以上的就业,完成了80%左右的新产品开发,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税收,展现出民营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我市持续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不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市相关行政许可部门通过高效便捷的“一件事”服务,助力更多民营经济主体实现“华丽转身”,让其能站上更高舞台“大展身手”。
政策红利“免申即享”
真金白银直达企业
如何让“政策红包”精准送达企业手中?市相关行政许可部门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
市人社部门依托社保系统、工商登记、税务等部门数据平台,主动筛选潜在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创新实施创业补贴“精准直达”服务模式。2024年,全市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量同比增长215.19%,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发放量同比增长134.6%。
市发改委牵头搭建“市县一体、协同联动”机制,将289条惠企政策拆解成“支持条件+兑现金额+流程图”的清晰模块,全部上线“云服务”平台。系统后台通过数据自动比对、精准推送,实现企业“一分钟看懂、一秒钟确认”,推动惠企政策真正实现“免申即享”和“限时快享”。
我市充分发挥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当好政策与服务的“快递员”。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创新海外引才工作模式,未来人才公寓、凤凰湾创芯人才港建成投用,让海外引才实现“落地即安家”;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开展跨区域公平竞争审查,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数智化改造后,实现涉企登记8个部门事项网上并联办理,办事环节简化80%,今年以来已办理2.36万件。“注销登记一件事”改革进一步拓展了简易注销适用范围,逐步实现“一表采集、全程网办”,至今已经办理8688件。
市司法局出台《涉企行政检查二十条》,打造“彭城智查”平台,推行“扫码入企、未经备案不得敲门”的规范化检查模式。生态环境、城管等多部门运用遥感监控、在线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开展“无感式监管”,既确保监管“无处不在”,又做到服务“无事不扰”。
品牌服务“走新走心”
营商温度可感可及
市相关职能部门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及时回应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市数据局推出数智政务人“徐小爱”,构建“智能导办+在线办理”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全面覆盖不动产、住建等五大领域超200项导办事项,推动审批服务从“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
金融监管徐州分局联合市发改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直达基层企业,实现“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截至7月底,已走访经营主体18.09万户,累计授信6.21万户、授信金额达1761.71亿元。
金融创新同样亮点纷呈。我市成功落地全省首单制造业设备购置更新贷款贴息业务、首单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产品,创新推出“徐知贷”“徐数贷”“碳易融”等专项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担保费率降至0.93%,为180家中小企业提供便捷增信服务。
市司法局探索设立“企业安静期”,推行“邀约式”检查指导,根据企业风险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今年以来,已根据企业申请开展“邀约式”检查82余次。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复杂问题实行“局长、处长、科长现场督办”机制,确保企业办事不卡壳、不悬空。
改革成效“数据说话”
营商环境永远在线
一系列改革举措带来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涉企行政检查17861次,同比减少40.3%;涉企行政处罚案件7649件,同比减少27%;与此同时,全市推进“综合查一次”2436次,同比增长127%。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1月至7月,全市新发放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的利率分别为3.77%、3.61%、3.59%、3.74%,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3个、39个、45个、48个基点;其中,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于同期国有控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14个基点。
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全市“一件事”办件量达326万件,位居全省第三;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覆盖300个村居,镇村累计办件14.4万件,同样位居全省第三;12345热线受理诉求304.39万件,按时办结率98.17%,满意率98.25%。
从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到执法检查“无事不扰”,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到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徐州正以一场场“始于企业需求、终于企业满意”的改革实践,书写着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新时代答卷。
营商环境的优化永远在路上。徐州将以“永远在线”的状态,持续迭代政策、升级服务、创新场景,不断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为徐州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