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世萍 通讯员 王丽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全球目光,来自泰州的企业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展会上大放异彩,该公司展出的机器人能熟练制作爆米花,精准地倾倒饮料和酒水,它们不仅能够识别订单内容,还能模拟服务人员动作姿态。现场,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F1还对着观众做PPT讲解和产品演示,并不时摆出各种酷炫姿势,成为观众争相拍照打卡的网红机器人。
出差住酒店,门铃响起,机器人把外卖直接送到门口;在餐厅吃饭,机器人从人缝中穿过,把菜品送到餐桌边;在医院,机器人将药品、标本第一时间送到相关科室……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主角,他们已慢慢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每四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擎朗。”擎朗智能生产负责人王雷介绍,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去年落子姜堰经济开发区,目前一期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竣工投产,“经过精密的组装和调试,今后所有擎朗智能机器人都将从泰州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目前,工业和服务类轮式机器人已经相对成熟,人形机器人虽然处于商用早期,但也在不断扩展应用场景。“我们将依托长三角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更新迭代,加速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擎朗智能董事长李通介绍,未来计划在泰州打造包括研发、核心部件生产、整机组装、应用示范在内的完整生态链,目标形成年产值5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不只是擎朗,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一批泰州企业正在各自细分领域发力。
在江苏东华测试的校准室内,技术总监杨丰源专注地盯着屏幕上一组跳动的数据。一旁,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标定检测台正在进行校准测试。“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部件,通过对其精确校准,能帮助研发人员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等各项指标。”杨丰源介绍,公司抢先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已开始小批量试制。
从事工业用智能焊接机器人研发的奥龙智能科技刚获得一项国家专利,该企业解决了工件定位不当和焊接后处理不便等行业难题,能够针对工件的尺寸和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问题,利用离线纠偏和在线纠偏对焊接轨迹进行修正,从而改善工件的焊接质量。该企业研发生产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广泛应用于航空、造船、化工、矿山、建筑等多个行业,尤其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重复性作业的场合,如汽车零部件焊接等。
凭借技术积累,在机器人产业实现突破的还有江苏泰隆集团。几个月前,该企业自主研发出四款高精密减速器,包括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轮边马达减速器以及摆线钢球减速器。系列产品诞生,标志着机器人用精密减速机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功实现了国产化。这些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的多个关节部位,如移动机座、运行大臂、代步行走、重载旋转等。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地区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首要靠创新,让产学研、上下游、各环节相互协同,形成完整产业闭环,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市科技局副局长马阳阳表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需要积极培育的未来产业,相较杭州、深圳等先进地区,我市起步晚、底子薄、人才少,但泰州有工业基础扎实、应用前景广泛等优势。
以平台建设撬动产业跃升成为共识。姜堰经济开发区建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装备集成技术与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建立先进智能装备研究所和机器人创新应用研究所。泰兴高新区以传统减速机产业为基点,逐步覆盖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设立产业基金,引进智能机器人应用服务孵化项目,预计两到三年内实现5000万元左右产值。
就在一个月前,我市聘请中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日本工程院院士唐政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首席科学家,数产集团与中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育多方面开展合作。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支撑:摸清薄弱环节,围绕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等作出系统部署;面向行业前沿领域、重点环节启动“揭榜挂帅”;在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中设立专项,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转化,专项资金3000万元。同时,支持本地高校增设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将人工智能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全市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举办人工智能产业技能类赛事,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人工智能领域人才4600多名。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引进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和高端环节项目,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串企业、培育一片生态”的倍增效应。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推进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推广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应用,提升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