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钰蓉
初夏时节,万物竞发。连日来,我市各地企业保持“拼”的劲头、激发“新”的动能,积极推进技改升级、智能化转型、扩产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日前,在宿迁澳中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开足马力、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搬运玻璃板材,使其有序进入各个生产环节。工人们手持检测工具,对每一块玻璃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等进行细致检查,全力保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宿迁澳中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李小禹介绍,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预算达成率为111%,同比增长22%,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近年来,该企业始终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连续三年超过4.5%。同时,该企业引入“云”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凭借50余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该企业的产品在澳大利亚、欧洲等市场表现亮眼,订单量持续攀升,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李小禹表示,自动化生产让企业总体效率提升20%以上,综合次品率下降5%,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从当前情况来看,二季度企业整体形势良好,在“市场+技术”双轮驱动下,企业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7000万元的销售目标。
向“新”而行,以“质”增效。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支撑。在青禾(泗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500余台喷水织布机正有序生产。该公司专注于超细旦差别化功能面料、防护面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波司登、鸭鸭、千仞岗等知名羽绒服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和原料供应商。
青禾(泗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吴庆介绍,今年一季度,公司开票金额达2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可达4亿元。目前,公司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下半年生产设备将陆续投入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青禾(泗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加快二期项目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生产线数字化、自动化改造升级。吴庆表示,公司目前正与相关部门洽谈智能车间、5G车间建设事宜,智能车间预计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成本可降低约15%,效益提升约20%。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宿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提升工业产能,稳定企业生产运行,持续释放发展动能。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52.57亿元,同比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1—2月提高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