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王贵珍王玥
在港城大道北、花果山大道东的市开发区主干道旁,花果山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内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其中1号A座楼高达99.55米,外立面的白色线条搭配深灰色玻璃幕墙,十分惹人注目。园区内,60多名工人分散在各处进行绿化栽植、铺装、景观打造以及园区配套设备系统调试等工作。目前,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竣工。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87亩,由13栋建筑组成,坐拥市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特殊优势,是代表市开发区门户形象的“未来之门、城市之窗”。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高层办公,配备独栋研发办公、共享办公、商业配套设施等。
园区内,原本裸露的浅褐色土地已被裁剪整齐的绿色草皮覆盖。30余名工人手持铁锹在弯腰松土,并将乌桕、鸡爪槭、朴树、榉树、白玉兰等绿植栽入土壤,园区景观逐渐变得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登上5号楼第3层天台眺望,对面云台山山脉的风光映入眼帘,未来,2号、4号、5号楼将成为办公人员休闲、就餐、购物的主要场所。
在4号楼的花果山总部经济研发中心消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着园区各处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正在对每个监控画面命名。“整个园区有824个监控,覆盖面广、死角少,目前还在调试中。”花果山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周毅说,消控室内的电话线路连接消防系统,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调动应急响应力量,为园区安全保驾护航。
进入地下停车场,金属部件碰撞的声响和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顶部的红色消防管道纵横交错,钢制轨道成堆摆放在地面上,数十名工人正在安装机械停车位。只见2名工人正蹲在停车位的钢制底座旁,手持电动扳手拧紧螺栓,不远处,另一组工人正忙着调整轨道的位置与角度。
“整个园区共有1564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位1158个,部分为机械停车位;地上停车位406个,并配备了150个慢充充电桩和6个快充(双枪)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已经安装完毕,等待通电使用。”周毅说。
此外,该项目构建了多样化的商业格局,其中1号楼专为商务办公打造,3号楼引进了锦江都城酒店。位于场地中央的6号楼,采用独特的地景式建筑风格,为商业配套的核心区域。同时,该项目还规划建设了7至12号楼共6栋独立商业建筑,能全方位满足园区人员日常工作与生活休闲需求。
目前,该项目正加紧推进,建成后,可一站式满足企业办公、商务接待、购物休闲等多重需求,对内可汇聚辖区内医药、科研等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创新发展,对外可直通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三大城区,形成辐射周边、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