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走进南通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在秋风与潮汐间,采风团记录下一座“因泉而兴”的滨海新城如何以“一地四泉”撬动康养、体育、研学、演艺四大场景。

“42℃碳酸氢钠泉可美肤,76℃芒硝泉被日本专家誉为‘复健之泉’,82℃氟硅泉对运动损伤有奇效,92℃重碳酸盐泉是罕见的高温医疗级矿泉。”在小洋口温泉展示中心,讲解员将“地热+”家底娓娓道来。作为长三角首个大型中温地热田核心区,小洋口的“一地四泉”——42℃碳酸氢钠泉、76℃芒硝泉、82℃氟硅泉、92℃重碳酸盐泉,构成了罕见的地热资源矩阵。这种得天独厚的禀赋,正通过康养、研学、休闲三维场景持续释放价值。目前,度假区正拓展温泉运用场景,致力于打造运动员康复理疗基地、职工疗养基地,并开发温泉衍生品类。

“刚刚见证了风筝编队升空,又听闻下周马拉松鸣枪的消息,这里的运动氛围很浓厚。”采风团在第二十四届风筝会筹备现场看到,来自全国30余支代表队的运动员正调试器材。体育旅游之外,度假区还举办演艺活动吸引客流。端午音乐焰火嘉年华接待7.67万人次,7月音乐嘉年华吸引近万名沪浙乐迷。从滩涂足球争霸赛到直升机观光体验,从温泉电音泼水节到非遗打铁花表演,全季节、多维度的活动矩阵,让“一季火爆”升级为“四季常旺”。

截至9月底,小洋口今年已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7亿元。江苏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党委委员、经发局局长江劲舟介绍:“上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客流。”针对核心客群,景区精准推出“亲子赶海采文蛤”“野趣露营+直升机观光”等差异化产品。

“文化有深度、体验有温度、服务有精度”的全龄友好型文旅生态正在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持续扩容。“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康养、体育、研学、演艺,打造四大消费新场景。”江劲舟告诉记者,度假区聚焦“一老一小”两大核心客群,将开发温泉热浴按摩、中医针灸推拿、药膳等特色医疗温泉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建设中医馆、百草园,重点引入疗养中心、高端体检中心等项目。正如江劲舟所言,小洋口正以积极申报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让每一寸滩涂都成为文旅融合的活力空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童棹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