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丁国灿 管永
10月23日清晨,宿迁骆马湖洋河滩净水网箱区泛着微光,养殖户们正忙着起网捕鱼,活蹦乱跳的鲢鳙鱼跃出水面,银鳞闪烁间,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扑面而来。自23日起,骆马湖6个净水网箱区同步进入集中捕捞期。据悉,骆马湖净水渔业带动周边600余户渔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6万元。
“今天一个网箱收了2000多斤,鱼膘肥体壮!”养殖户陆野指着满舱的鲜鱼介绍。近年来,宿迁持续推进骆马湖养殖专项整治,通过划定1.38万亩生态网围区和56.6万平方米净水网箱,构建起“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循环体系。江苏省骆马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资源环保处处长张伟表示:“我们引导养殖户放养滤食性鲢鳙鱼,这些鱼可消耗藻类,有效改善湖区水体环境。”
岸边的码头也跟着喧闹起来,两辆冷链运输车已就位等待装车。“今天预计发运12万斤,广州、成都、北京等地的订单都排满了。骆马湖鲢鳙鱼批发价较普通养殖鱼高出10%,仍供不应求。好水养好鱼,消费者愿意为生态产品买单。”水产经纪人李宜春说,今年外地客商提前45天就完成了预订。
这份“不愁卖”的底气,更来自全流程的规范监管。目前,骆马湖已制定网箱技术、管理、起捕三项地方标准,从网箱安插、苗种投放、日常管理到起捕运输全流程监管。同时建立养殖管理信用承诺、事前报备、档案管理三项制度,强化骆马湖禁捕秩序。“通过制度创新,我们既守住了骆马湖的生态底色,又让渔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的双赢。”张伟介绍,如今,骆马湖的净水渔业不仅保障了水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更成为带动周边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