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
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行,同期举办的市场化展览设置四大板块,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集中亮相,将展示最新成果。
作为东道主,南京机器人产业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大会前夕,记者深入埃斯顿、天创机器人、南京工艺装备,看这些优秀“链”上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向“质”攀升,全面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产业强市建设。
领跑中国机器人市场,重载“大力士”应用广泛
工业机器人挥舞“巨臂”轻松举起千公斤重物,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精准完成螺丝锁付、巡检搬运——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与展示厅内,一批高端机器人正以硬核技术展现“南京智造”的实力。
“我们已拥有3千克—1200千克负载的90多款机器人产品,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10.5%,连续两个季度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第一。”埃斯顿执行总裁周爱林介绍。截至目前,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已连续7年稳居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首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池等30多个细分领域。
竞逐市场,持续发力。在重载机器人领域,埃斯顿今年重磅推出的国产首款负载高达1200千克批量应用的六关节机器人ER1200-3300,为我国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支撑,展现了国产重载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与快速交付能力。
“该产品突破双电机同步控制、整机轻量化等关键技术,核心部件100%国产化,具备高刚性、高防护、结构紧凑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重型装备制造等领域。”周爱林介绍。
在AI浪潮下,埃斯顿积极探索“AI+具身智能”的融合应用,接连推出语义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等先进产品,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其中,埃斯顿子公司埃斯顿酷卓发布的人形机器人Codroid02,既可以高效完成部件抓取、物料搬运等体力劳动,也可实现螺丝锁付、质检巡检等精细化工作,正持续拓展技能库,适应柔性制造需求。
“Codroid02从自主核心部件、智能架构创新、全场景工业落地三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埃斯顿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人形机器人行业一直以来的落地场景行业难题给出了更具可能性的酷卓答案。”周爱林表示。
危险场景“逆行者”,匹配性智能制造产品迎“新人”
扎实稳重的底盘、粗壮有力的胳膊,冷酷的面孔下藏着各项“技能”……在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创机器人”)具身智能体验中心,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无疑是展示的各种机器人中的焦点。
天创机器人研发的“天魁”系列防爆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获得IICT6级防爆认证的工业危险环境下可作业机器人,填补了危化场景作业与应急救援领域技术空白。
“它的单只手臂最大负载25千克,是人形机器人里举重最强的,身高也是行业之最,全展开后最大可达3.3米。”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介绍,搭载公司自研的切割、钻孔、打磨、抓取等16款专用工具,可以拧阀门、搬重物、拉闸刀、切割、破拆,做危险场景的“逆行者”。
特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充电机器人……体验中心里的“钢铁侠”品类繁多,但个个“皮糙肉厚”,能够在极端温度、腐蚀性、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稳定执行各项运维任务,展示出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不凡实力。
成立于2011年的天创机器人聚焦特种机器人领域,研发制造的各类机器人主要应用在电力新能源、油气化工、冶金、矿山、公用事业等行业。11月9日,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栈式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在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中成功斩获智能终端赛道唯一的一等奖。
如今,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而智能制造能让制造业具备更强的柔性化和定制化响应能力。诸德伟向记者透露,近期将发布一款巡操一体人形机器人,这是基于天创机器人在巡检运维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专门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场景研发的匹配性产品。
“它的优势在于融合了智能体等新技术应用以及强化学习,能够实现巡操一体人形机器人的全自主作业,在作业精确度、柔性及效率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进而赋能制造业提升响应定制化需求的能力。”诸德伟说。
据悉,这款新品将在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正式亮相,天创机器人也希望能与智能制造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结合具体场景应用,推动新技术、新应用落地。
“小部件”转动“大装备”,机器人身上的“单项冠军”
走进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5G+滑块智能生产车间,机械手灵活地将导轨滑块的原材料投入加工中心,自动引导运输车(AGV)穿梭于立体库与产线之间,整个车间几乎不见人影,只有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清晰显示着产线上的“一举一动”。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南京工艺装备主营产品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滚动功能部件,看似很小,是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节”与“神经”。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升级,也为南京工艺装备的产品拓展了更广泛的需求场景和想象空间。
“机器人是由关键核心零部件集成打造,关节、运动功能单元等看不见的地方,都有公司生产的功能部件的身影。”南京工艺装备副总经理曹泽云介绍,公司先后推出了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配套的众多关键零部件产品,包括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配套使用的反式行星滚柱丝杠,为晶圆搬运机械手配套的超精密滚珠丝杠副,以及为桁架机器人配套的高速直线导轨副等。
在滚动功能部件综合性能实验室中,一台自主研发的导轨跑合仪正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测试产品性能。设备下方是导轨,上方运行的是滑块,主要检测导轨与滑块的寿命及精度,测试导轨在不同速度下的稳定运行状态。
“该实验室承担着产品寿命、可靠性、精度等多维指标检测任务,我们会通过反馈的数据,对产品进行进一步改进和迭代,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与成本优化。”曹泽云说。
目前,南京工艺装备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专业生产制造企业,围绕产品研发、制造、生产等全流程提供配套服务。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充满期待,除了展示各自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外,也希望通过大会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挑战与机遇,促进更多实质性合作,汲取全球经验,推动南京机器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