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莹刘茜文通讯员连科)昨日下午,无锡、连云港南北联动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从母港连云港港出发,前往深远海进行海试,这标志着“未来”号正式迈向深远海履行科学试验使命。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号不仅仅是一座“实验室”,更是进一步整合无锡研发、制造资源和连云港海洋资源禀赋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集合体。“未来”号的建设以及后期的产学研合作将为无锡、连云港南北共建开创崭新模式,即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融合,立足沿江沿海城市的自然地理位势和创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跨区域分工,勾勒江强海兴的生动图景。
据了解,“未来”号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牵头研制,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装建造。该船于2023年10月18日开工,2025年7月23日在无锡江阴正式交付,7月27日抵达母港连云港,成为太湖实验室及其连云港中心海上试验能力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移动的海上实验室”,其模块化、预留标准化接口的设计可实现设备及系统的即插即用式更换,且集成智能绿色动力、智能航行、动态测试等技术,支持绿色智能技术中试验证、深海装备水面支持保障及海洋科学综合调查服务任务,填补了我国船舶实海验证中试平台空白。
从7月抵达连云港港以来,“未来”号在连云港港码头及连云港近海海域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智能船舶动态测试系统、水下辐射噪声测量等试验,全体作业人员紧密协作,高标准完成全部预定科目。连云港所在的黄海是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其地理特征表现为一个近似南北走向的半封闭浅海。黄海的北部边缘与渤海相连,南部则通过长江口与东海相接。黄海的平均水深约为44米,海底较为平坦,构成了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专家介绍,连云港港湾风浪条件适中,因此比较适合“未来”号开展试验。
此次“未来”号开赴深远海,将主要开展特装设备实海试验及深远海科考试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主任张海华表示,这些试验将加速深远海装备从“实验室”到“大洋”的跨越,推动船舶工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高端化发展,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