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能把旱田改为水田”“小区没有老年活动场所”……在宿迁市湖滨新区,各级党组织书记会随身携带小本子,随时记录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意见建议。烦扰居民的糟心事“挂账”后,正被一一“核销”。“小挂账”解决的看似是不起眼的民生小事,恰恰映照出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干事担事,是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责”字重在本职,“任”字重在担当,“责任”一词,本身就蕴含着权责对等的道理。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干部有多大担当,就能成就多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在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面对“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强调的重大要求,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争当先锋、勇挑重担,求真务实、干事创业,这正是江苏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
敢于担当,源于坚定的信念。尽好担当之责,首要的是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要真正弄懂“为什么担当”,不断强化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把担责干事上升为崇高信仰和价值追求。担当,不是为“小我”,而是为“大我”。要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解决好“为谁担当”的问题,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坚持深入一线、实事求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干实事、办好事中让群众见到变化、得到实惠。
大事难事,最见担当。尽好担当之责,就是要在面对大事难事时,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拼搏劲头,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然而,现实中,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复杂问题面前缺乏主动、回避责任,甚至推诿扯皮、敷衍了事。这些都是没有担当、不敢担当的体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风险挑战增多。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坚定向前,越能体现担当。面对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定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先,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
干部是将宏伟蓝图落地落实的关键,能力过硬、本领高强是尽好担当之责的底气所在。不少年轻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提高能力本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着力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持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在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知重负重中练就干事成事的过硬本领。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干部敢为”,是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关键因素。强化担当之志、提升担当之能、尽好担当之责,以奋发有为状态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民造福,定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定能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