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属企业第二组产改工作巡讲走进省规划设计集团
2025-09-14 1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  】【打印

9月11日—12日,“比学赶超同心行”江苏省部属企业第二组产改工作巡讲活动顺利举行。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王树华出席并讲话。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晓文致辞。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何应洋主持会议。

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王树华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晓文

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何应洋

此次巡讲汇聚众多省部属企业代表,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苏州创新研究院、江苏省国信集团、东部机场集团、江苏钟山宾馆集团、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公司、江苏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华东宜兴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围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创新改革、权益保障等议题,现场分享各自在产改实践中的成果经验。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巡讲搭建了常态化互动交流平台,众多领域的企业聚集于此,携手构建跨行业产改经验“共享生态圈”,为江苏从工业制造大省向高质量发展强省转变注入动力。

以政治引领锚定“方向标”

只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方能把稳理想信念“方向盘”,锚定产改工作“主基调”。省规划设计集团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主题党日+专业沙龙”“红色基地+项目现场”情景式教育,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与集团业务融合。在“聚红心・绘蓝图”党建品牌指引下,成立31个核心攻坚小组,推动党建与产改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记者也注意到,在强化产业工人思想引领阵地工作中,多途径、多维度方式的叠加,让职工不仅听得懂,还能用得上。省国信集团将产改融入产业链党建布局,推动党的工运理论进车间、入班组、到岗位,每年举办各类学习活动覆盖职工超5000人次;华东宜兴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聚焦职工思想引领,开展“先锋课堂”“班组讲堂”活动,用职工的语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打破传统会议室宣讲模式,把思想政治阵地延伸至工地、班组,以“班前十分钟”为载体,通过“业务交底+思想教育”融合模式,常态化推进产业工人学习教育。

以创新比拼激活“新引擎”

产业工人能力素材的培养,既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更要构建可竞技的成长闭环。以创新为基础,以大赛为载体,更大范围内激活了产业工人内生动力。

东部机场集团连续两年组织“创新联盟+”成果交流,让团队成果“勇亮相”;举办集团科技创新大赛,鼓励职工群众“敢首创”。制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细则,探索有助于新产业发展、新技术应用的练兵、竞赛主题和形式。

中国能建江苏电力设计院通过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以劳模工作室为引擎,先后成立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

以产改为统领,以创新为驱动,才能促进职工将劳动经验转化为创新智慧。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发动产业工人开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创新活动,典型示范显效。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具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功能的创新工作室。

可以说,“创新赋能+竞技驱动”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为产业工人能力迭代提供新路径,更为产改工作赋能“全新养料”。

以人才培养构建“强梯队”

人才强,谋未来。面对新时代行业变革和市场变化对高素质复合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创新研究院开展“三三制”集成服务模式,面向角色培养需要研发课程,覆盖能力短板。在苏州多个市场基地,建立不同种类经理队伍并复制推广,使人才能力提升与企业战略深度契合。

省国信集团发扬职工首创精神,与南京大学共建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重组共建省网络群体智能重点实验室,发布6个中长期技术攻关方向和首批8个揭榜挂帅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公司建立内训师制度和“导师制”,开展岗位练兵,实现技能竞赛从“精英赛”向“全员赛”转变。实施“水源工匠”梯次培育,开拓技术带头人视野,促进青年工人与工匠人才交流。

以合作赋能联动“生态圈”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产学研一体化”为支撑,在打破工人技能提升的“天花板”的同时,更是有效破解“技术滞后”与“转化壁垒”的手段。

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深化与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合作,建立“理论考核+现场实操”培训模式,为行业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破解产业工人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以技术创新赋能项目质量提升、效率优化与成本降低,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通过合作赋能,释放技术攻关动能。省规划设计集团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条,与政府机构、央国企、地方平台及上下游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产业合作生态圈。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省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帮扶等工作中,组织专家团队、技术骨干与优秀同行交流,不断提升产业链产改水平。

以机制保障织好“幸福网”

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娘家人”成为建设幸福空港的温暖力量。实施“1+N+X”阅读空间工程,为职工打造想读就读“1小时阅读圈”。东部机场集团聚焦户外作业职工需求设立站坪共享休息室,响应女职工诉求升级康乃馨服务站,实现“职工需求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省规划设计集团制定《集团薪酬管理办法》,同时设立“项目奖金”“创新成果奖励”等专项激励,建设“康乃馨服务站”“图书馆”“职工食堂”,为职工提供母婴关爱、阅读学习、就餐等服务。

江苏钟山宾馆集团规范制度体系化运行,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代会。2024年通过职代会、民主议事会等研究解决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和历史遗留问题9个,形成“提建议得到解决,再找问题再得到解决”的民主氛围。职代会审议通过《职业技能津贴管理办法》,划拨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职工培训与奖励,超800名职工享受技能津贴。

把稳产改方向,创新培养模式,激发创造活力,健全保障机制。聆听完与会企业汇报后,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王树华对各省部署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扎实成效和亮点举措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在比中学、在学中赶、在赶中超,共同提升产改工作质量与实效。

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动国企产改工作走深走实,王树华表示,希望各企业要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要着力树牢“大人才观”理念,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要着力搭建“大创新”舞台,发挥产业工人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共同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巡讲会议前,参与活动的各省部属企业代表还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省规划设计集团在工业园区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方向的实践成果。在实地考察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

作者:  编辑:郭蓓  
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