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江苏用电负荷三创新高 15亿盏灯泡照见电网“柔性蜕变”
2025-08-15 08:00: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倪 敏

今年夏天,江苏用电负荷已三创新高,达到15281万千瓦——这相当于近15亿盏100瓦的灯泡同时点亮。上亿负荷量级下,每攀升100千瓦,保供压力都成倍放大。连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电力负荷管理前置措施,灵活调度新型平衡资源,精准实施“节电响应”,变“刚性供应”为“柔性精管”,为能源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错峰调荷:政企协同疏解高峰压力

今年4月,江苏出台工商业分时电价优化政策。“我们通过引导企业错峰生产、集中检修、调动自备电厂顶峰发电等组合拳,全力保障平稳运行。”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处长阮文骏说。

各地供电公司提前摸排企业年度检修计划,“一企一策”协商引导化工、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企业,将年度检修计划调整至7—8月用电高峰时段,晚峰时段(18时—22时)集中检修最大转移负荷达104万千瓦。徐州金虹钢铁便是受益者:经供电公司指导,企业将全天21.43%的产能调整至白天谷时段,该时段用电负荷较以往提升约100%,既增加光伏消纳,又节省用能成本。

江苏工业用电占总负荷近50%。“分时电价政策降低了企业成本,也缓解了高峰压力,促进午间新能源消纳。”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专责人刘平解释。

虚拟电厂:聚合资源激活柔性调节力

7月14日,江苏成功实施我国最大功率的省级车网互动(V2G)集中实测。当天19时至20时,共有144辆新能源汽车在遍布江苏全域的138台V2G充电桩参与反向放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兆瓦级集中向电网放电,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助力保供提升电网韧性作出创新探索。

面对刚性增长的用电需求,江苏通过技术手段激活千万家庭和企业终端的“柔性力量”,释放巨大的调节潜能。2024年初,国网江苏电力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率先上线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虚拟电厂接入审核、能力检测及市场注册;6月率先构建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机制,当年底已有7家虚拟电厂签订负荷确认协议。

截至8月12日,全省80家虚拟电厂接入新系统,聚合用电容量1160万千瓦;25家虚拟电厂完成现货市场注册,其中民营13家,数量超过一半。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聚合电力用户3561户,形成超12万千瓦的实时调节资源池。“紧张时段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资源,保障电网稳定。”国网江苏电力营服中心负荷管理部主任段梅梅介绍。

全民节电:智能互动实现“削峰填谷”

7月20日,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外,供电公司开展的“e起节电”活动同样火热。针对居民空调负荷大、晚峰用电集中等特点,江苏推出“智享酷夏·e起节电”活动:用户晚峰将智能家电设备调节至节能状态(空调调至26℃及以上,热水器保温模式)或关闭,即成功参与了“智能家电主动节电”活动,最高可获10元电费优惠券。

“引导居民错峰用家电,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阮文骏介绍,目前江苏已累计绑定空调、热水器等智能家电设备近6万台,开展9轮居民节电互动,覆盖用户17.12万户次、智能设备参与28.78万台次,单轮最大峰时压降规模达3.3万千瓦。参加“峰时节电”的用户已突破10万户。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