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元沁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江苏各级党组织聚焦主题、精准发力,一体推进学查改,在“实”字上下功夫,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分层分类,提升实效
针对各类党员干部群体工作实际、思想动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力求学习教育精准有效。
“某县医保局相关人员公权私用,利用职权为多家民营医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教训十分深刻,大家要引以为戒。”近日,扬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全市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示范培训班”上,通过查办的身边案例,警示大家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扬州市聚焦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量身定制“六个一”套餐,即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剖析一批典型案例,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查摆一批自身问题,开展一次专题研讨,接受一次所在单位主要领导“面对面”谈心谈话,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提醒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立足“一个都不少”,对流动党员开展打1次电话、寄1份学习资料、联系1个流入地党组织,对新兴领域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采取驻外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推动应学尽学,确保学有质量。
镇江高新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把作风建设硬规矩、违反党纪“身边案”、党员干部“眼前事”作为党课重要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29起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选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结合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和思想状况,精心选取情节,努力把“话”讲到党员的心坎上。在党课讲授过程中,书记们以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违法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吸取的教训,党员们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认识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推动思想净化、共同警醒。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迁市宿城区紧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三类重点群体,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开展“典型案例大家谈”、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针对新提拔干部,量身定制履新“第一课”,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纳入任前谈话必谈内容,累计开展谈话32人次,同步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引导新提拔干部走稳走好履新“第一步”。聚焦关键岗位干部,实施精准教育,根据岗位细分资金类、审批类、执法类等,定制专项培训38场,覆盖1346人次,实现精准滴灌。
真查实改,找准“病灶”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问题整改彻不彻底。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真查实改。
淮安市从高位推动入手,积极构建一把手示范、一盘棋布局、一体化联动、一揽子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党委主责、专班牵头、各方协同”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领办、相关部门承办、工作专班督办“三办”机制,制发基层党支部书记、基层党委书记、行业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学习教育3张清单,先后召开整改整治座谈会、会办会、过堂会等会议5次,组织对全市233个集中整治项目逐项过筛细查,做到程序不当必改、形式错误必改、内容低质必改,推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聚焦淮安市领导“四下基层”调研和“四不两直”暗访时发现的部分助餐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村交通驿站低效运行等问题,淮安市深入开展民生服务设施“低效”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民政、交通运输、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协同,推广“社会化运营+财政补贴”模式,鼓励专业机构承接服务,持续提升运营质效。截至目前,已完成654个空挂牌子或功能残缺且长期未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8家助餐点摘牌取缔,2个驿站功能调整。
苏州张家港市聚焦“涉企行政检查多”等痛点难点,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升级等务实举措,推动整改整治走深走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参与“换位跑一次”行动1600余次,累计解决重大项目审批、设备登记等问题429个,形成制度、规定等6项。市司法局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编制提示单、工作指引,选取11个不同类型企业设立监督联系点,广泛征集问题线索,抽选食品药品等4个重点领域34份执法案卷开展集中评查、督促问题整改,全力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切实让群众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省文旅厅将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明确以“不合理低价游活动”为突破口,着力推进8项重点任务和16项具体举措。坚持系统施治,加强对新审批、新迁入旅行社事前指导,下发2025年旅行社和导游培训要点,建立舆情监测、投诉快速响应等机制,为整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监管执法,全省出动执法人员2785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068家次,立案调查旅游市场违法案件75件,办结42件。下一步,将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落地见成效。
担当作为,办好实事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持续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实效,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
“邰大爷,最近天热您尽量少出门,快递我们会给您送过来。”7月4日,室外气温逼近40摄氏度,在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仙坛张千户自然村,驻村书记小赵给居民送上快递后仔细叮嘱。这一幕,是当地党员干部组成的仙坛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的日常剪影。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溧水区常态化推动开门搞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找问题、改作风、优服务。同时,利用区派第一书记下沉机制、依托设立于党群服务中心的“交邮快供+”服务点,组建一支由第一书记、警务站民警和网格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小队,在走村入户中收集群众诉求,再结合日常的走访工作,将快递送至出行困难群众的家中,以点滴微末提升群众对于基层治理的幸福实感。
企业开办“零跑腿”、惠企政策“云推送”、材料补正“上门办”……徐州沛县坚持将学习教育与服务企业发展相结合,以政务服务领域“三整顿四完善”专项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行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三减一优”和“网上办+政邮合作”模式,用精准高效的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全县依托企服平台归集发布各级各类惠企政策118条,六大类行政权力事项不见面办理率达98.5%;精准对接企业融资贷款、职工社保、税务政策、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需求,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服务日”活动,不断深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制度支撑+联席督办+部门协同”三维联动机制,现场开展帮办服务1200余次、有效解决企业疑难诉求49个。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方志馆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非遗技艺传承体验、“我爱江苏”省情课程、“方志江苏·智慧+”、“红色故事”小讲解员职业体验等20余场活动。同时,将江苏省智慧方志馆接入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三江学院等5所合作共建高校,师生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方志数据。通过聚焦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打好方志文化惠民的“组合拳”,实现公众参与度、满意度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