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刘 权
本报讯 7月8日,市长顾坤专题督办市政协《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建议》重点提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动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筑牢产业基础。市政协主席戚寿余、副市长张冲林、市政府秘书长马乃骏参加活动。
顾坤先后实地考察了中晶芯富半导体、新莱应材、鸿骏微电子、库比森轮胎等企业,深入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与企业负责人交流生产经营、科技研发、发展规划等情况,勉励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挥好技术、人才优势,持续“攀高向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要求属地和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企业关切,靶向帮办“急难愁盼”,更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顾坤听取了提案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后指出,工业是淮安立市之本、强市之要。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工业化引领。以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为重点,推动工业经济在规模、结构、质量、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等方面明显提升,持续放大工业经济边际效应,更好带动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更好促进就业增收。要进一步强化优质项目引育。一方面,在引“增量”上下功夫,坚持顶天立地的旗舰型大项目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型好项目“两手齐抓”,强化精明招商、精准选商,更好强链补链延链;另一方面,在优“存量”上做文章,深入实施百亿企业、“筑峰强链”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实融合,推动企业向新向高成长。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聚焦产业创新主攻方向,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发力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全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积极探索人才“引育用留”新模式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要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赋能。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巩固推广行之有效的、经营主体欢迎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推出更多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改革举措,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戚寿余感谢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充分肯定提案办理成效。他表示,市政协将切实加强与提案各承办单位协作联动,扎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着力推动提案建议落地见效。同时,进一步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主动服务、积极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引导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助力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