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50强
2025-09-22 09:24:00
来源:淮安日报
【字号:  】【打印

通讯员 扬人才 记者 周晗

近日,《2025年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扬州等城市入选“2025人才友好型城市”。其中,扬州首次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总榜单50强、“最强人才发展生态城市”50强、“最佳科技产业创新城市”50强。

“人才友好型城市”榜单有何含金量?

“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发起并完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提供技术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是人才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社团之一。

为促进城市间在人才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开展了“2025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相关研究。该研究依托多源异构数据,综合运用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图谱、用户画像等人工智能技术,从“人才吸引力”与“人才发展生态”两大维度出发,构建了由人才向心力指数、人才输送力指数、人才净流入指数、人才集聚度指数、人才保持度指数、本地就业指数、公共服务友好度、生活品质友好度、职业发展友好度、科技产业创新指数等十个核心指标组成的人才友好型城市评价框架,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对互联网求职搜索、招聘市场及社会现状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构建起一套创新、科学且全面的人才友好型城市量化评估指数体系,对我国城市的人才友好度展开了系统性的综合评估。

“好地方”扬州为何能持续吸引人才?

近年来,扬州围绕打造人人向往、人才荟萃的“好地方”,扎实开展人才“引育留用”各项工作,入选国家人才数连续3年保持70%以上增长,新引进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连续3年保持平均22%以上增长,为扬州“三个名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扬州不断完善政策体系,首次在“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发布“人才新政4.0”体系。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业。给予创业类顶尖人才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给予来扬创业团队、人才、攻关联合体3年最高1000万元资助。更大力度吸引青年人才。将来扬、回扬、留扬补贴范围从高校毕业生延伸至毕业5年内,将“人才安家券”适用范围拓展至大专学历,推动人才零成本落户。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赋予重点用人单位人才工程推荐权,设立人才计划评定及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绿色通道。建立10个5000名事业编制周转池,已解决9名高层次引进人才编制需求。更大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升级扬州人才码2.0,将青享码“四免两优”政策范围拓展至64所南京和10所在扬高校。开展人才政策“七进”系列宣贯活动,覆盖企业超4500家、8万人次。

如何优化人才生态体现爱才之心?

扬州抢抓海外引才窗口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顶尖人才+青年人才”“部门+板块”三个结合,举办“绿扬金凤”人才周、创新创业大赛、扬州人才校园日、万名大学生看扬州系列品牌活动。“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入选国家级人才155人、博士后专项81人,省人才攻关联合体2个、双创团队10个、双创人才98人、双创博士271人、“333工程”340人。市“绿扬金凤计划”累计资助人才攻关联合体5个、双创团队13个、领军人才412人、优秀博士757人,平均1元人才资助经费可上争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76元。

此外,扬州突出烟花三月、四季爱才理念,构建“绿扬金凤”“绿扬菁英”“凤栖绿扬”等人才服务品牌。在人才安居上,3年筹建高品质人才公寓5.35万套,发放最高200万元“人才安家券”,多形式满足人才安居需求。在金融扶持上,构建“6+1金融体系”,提供最高1000万元股权投资。在服务赋能上,构建“一线两码三卡”人才服务体系,全周期解决人才“关键小事”。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