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以就业“硬支撑”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2025-09-22 09:22:00
来源:宿迁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史雅琪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宿迁以政策创新为引领、数字平台为支撑、服务升级为抓手,构建起覆盖零工群体、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力的全链条就业保障体系,不仅让劳动者“有活干、干得好、权益稳”,还以优质的劳动力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慧赋能,零工市场开启就业服务新范式

“以前找活儿得蹲在马路边等,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接单。”近日,52岁的装修工老张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速找活”智慧零工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于今年6月上线,为全市用工主体和零工群体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免费供需对接服务。

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关键因素之一。“速找活”智慧零工就业服务平台聚焦用人单位与零工群体的核心需求,构建“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双轨服务模式。用工单位可一键发布岗位,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自动推荐匹配的零工人选;求职者则可以精准搜索附近岗位、投递简历、在线沟通。该平台还会实时显示5公里范围内的零工驿站位置,方便线下面对面接洽。自“速找活”智慧零工就业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注册用工单位316家,发布岗位5100个,服务零工群体超5787人次。

这种“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模式,正在重塑本地零工经济生态。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该平台还整合了宿迁本地的优质免费培训资源,开设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器材安装等实用技能课程,推动形成“就业—提升—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此外,该平台还严格实行“双实名”审核机制:用工单位需上传营业执照,经审核通过后才能发布岗位;求职者也需完成实名认证方可投递简历,从源头上防范虚假招聘和薪资纠纷,构筑起安全可靠的用工环境。

今年6月,宿迁印发《打造“零工归宿”品牌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全面建成“1+5+N”零工服务体系——以1个市级零工市场为核心,5个县(区)级零工市场为支撑,N个零工服务驿站为网点,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全域覆盖的服务载体,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零工服务100%覆盖,真正让零工群体实现“家门口找活、放心干活”。

创新制度,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宿迁方案”

“以前总担心工资被拖欠,现在工资直接打到社保卡,每月按时到账,心里特别踏实!”在宿迁某建筑项目务工的李师傅在确认工资准时到账后,对宿迁的“护薪”举措连连称赞。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发、安全发”,宿迁出台了《宿迁市工程建设领域社会保障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工作方案》,率先在全省推行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制度,创新实施“社保卡代发工资”模式。同时,宿迁还打造了“一卡通”监管平台,建立“社保卡代发工资”预警机制,确保工资支付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通过6.93万张社保卡为农民工发放工资超10亿元。

一直以来,宿迁始终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安薪宿迁”品牌,不断创新数字治理、完善制度设计,构建起守法用工和职工体面劳动的和谐共赢新局面。

在数字治理方面,宿迁在全省率先上线“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系统”,横向打通30个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纵向对接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亿条核心数据,实现欠薪问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理”。“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系统”可快速发现欠薪隐患,自动识别重复考勤、冒领工资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分析与隐患排查,实现农民工权益的“全领域监控、全周期保障、全过程记录”。

在制度设计方面,宿迁出台了《宿迁市政府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规范实施人工费拨付占比、实名制考勤、总包代发工资、支付担保、月结月清等八项制度,对政府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实行全流程管理。

技能升级,以劳动力质量激活发展动能

以打造“技能社会”为目标,宿迁不断开展专项培训、举办技能竞赛,全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高地,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支撑”。

“去年,我被评聘为2024年江苏酿酒师首席技师,我感到很惊喜。”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分公司副总经理时晓介绍,首席技师是我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架构中的“金字塔尖人才”,宿迁白酒产业也成为我市首个打破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的产业。

成长台阶不够用、技能晋级之路“断档”是此前高技能人才普遍面临的“成长的烦恼”。为畅通成长通道,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我市积极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全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已认定特级技师18名、首席技师6名。

近年来,宿迁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技工院校内涵提升行动”,创新实施“劳动者点单、用人单位订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的“四单机制”,实行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师”培养模式,提高技能人才供给“精准度”。截至目前,全市技工院校专业与主导产业匹配度达90%。

在技能评价改革上,宿迁在全国率先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出台了《宿迁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等,赋权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活动,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自主开发评价标准规范、运用评价方法、发放技能等级证书。此外,宿迁还量身培养适岗型人才,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成长有通道、创新有舞台。

当下,宿迁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模式打造“劳动力生态”,为营商环境“加分”,为经济发展“蓄力”。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