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兆领 通讯员 王丹 杨雨
处暑时节,骄阳依旧,阵阵热浪中,盐都拼搏奋进的势头愈发强劲:塔吊如林,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机械轰鸣,繁忙车间呈现产销两旺;桩基声声,这片建设热土正夯实美好未来的基石。盐都擘画“聚焦工业经济 更大决心建设产业强区”战略蓝图以来,全区上下砥砺奋进,正以昂扬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产业筑基
立柱架梁强“脊梁”
产业根基稳固,区域竞争的筋骨才坚实。近年来,盐都锚定“三年翻一番,总量超千亿”目标,精心构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为支柱,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为先导的“3+3+N”现代化产业格局。智能终端、涂装设备、输变电、齿轮四大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熠熠生辉。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聚木成林——“东山系”“长盈系”龙头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筋骨日益强健;积极融入全市“风光储氢”战略版图,新能源产业在商用车、新型储能电池及核心部件领域持续攀高;依托本地深厚配套底蕴,盐都全力锻造“制造+服务+品牌”深度融合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吐故纳新,生机盎然——齿轮传动、化纤涂装等支柱产业借力“智改数转网联”,在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一镇一特色一龙头”模式加速推进,培育众多“精而美、特而强”的细分产业基地。
未来产业深植沃土,蓄势待发——盐都主动对接省“10+X”未来产业体系,第三代半导体向衬底、外延及芯片制造拓展深化,新材料聚焦新型电子材料、高性能纤维突破,人工智能锁定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与新算力应用,前瞻布局与场景示范双轨并进,未来产业先导区蓝图初显。
项目发力
千帆竞渡涌活水
盐都的建设热潮,在今年七月展现强劲势头。长盈科技产业园塔吊高耸入云,工程车流涌动不息;昱辉光伏组件自动化产线,机械臂精准无声翻飞;方意摩擦材料智能化车间,以每分钟20片的高效运转刷新制造速度……一个个“压舱石”项目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这股浪潮的背后,是盐都“项目为王”的坚定实践。全区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视其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引擎。围绕“196”项目引建及“2010”重大项目目标强力推进,盐都以同等力度推动现有企业技改扩能与招引新项目,鼓励企业就地生根、枝繁叶茂……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既是产业链集聚升级的加速器,更为区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赢得先机注入坚韧力量。从建设热土到现代化集群,盐都正以千钧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动能。
服务润泽
厚植沃土引凤栖
招商引资是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撬动未来的关键支点。盐都紧扣“3+3+N”产业图谱,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主航道,全力促进项目“落地生金”、企业“扎根成林”。
“超出预期,高效便捷!”日前,盐芯微电子总经理侯庆河谈及700万元贷款仅20天到位助其升级产线时仍难掩激动。其背后依托的正是盐都创新打造的“大走访+都企服务”平台——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线上即时联通,线下专班跟进,构建起“全流程闭环、零距离服务”的政企沟通新生态。
平台之上,企业心声直通决策层:“急需缝纫工!”“期盼更精准激励政策!”……线上线下的“企业大走访”让政企“面对面”,政府精准把脉企业痛点,服务创新精耕细作,亲商爱商的盐都温度由此彰显。
久久为功优化营商软实力,终成硬支撑:2024年全区新增国家高企100家,总量突破500家;新晋省瞪羚企业17家,两项指标均领先全市。与此同时,重大项目审批平均时限压缩65%,12个重点项目达成“五证联发”,“审批一链通、建设一站式、服务全天候”,企业满意度高达100%,盐都服务已成闪亮品牌。
产业繁花竞放,是其开拓之姿;项目千帆竞渡,乃为奋进印记;服务如涓涓细流,滋养长久动能。从千年古邑到高新热土,盐都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