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诚意升温。近日,我市赴北京开展系列引才活动,以创新链筑基、人才链强核、资金链护航、产业链提质的全新理念,对接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夯实新质生产力人才之基。
创新链产业链牵引塑造人才链。来到“百企千才高校行”北京专场招聘会暨“无比爱才·锡望您来”校园嘉年华活动现场,106家企事业单位携近3000个岗位进场“求贤”。细览设摊企业,不仅覆盖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无锡地标产业,更囊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布局的未来赛道,精准对接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需求。
市委人才办相关人士表示,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都有旺盛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人才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创新生态是无锡招才引智的核心优势。2025“太湖人才计划”申报公告中明确指出,优先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领域,重点支持一批海内外“高精尖缺”和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今年8月,《无锡市2025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不仅明确当前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所需人才的专业、学历,还对能力标准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晰了招才引智方向。今年下半年,无锡将根据《目录》,定向举办150场左右“百企千才高校行”“高端人才招聘会”等对接活动。
人才链反哺赋能创新链产业链。在第十六期清华大学—无锡市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级研修班上,不仅有“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工业革命与工业互联网”等专业课程,还有品牌创新、投融资等专题培训。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重点骨干企业、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争相前来脱产学习。目前,无锡已与江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交流机制,在人才的交流碰撞中催动更多“创新种子”长成“产业森林”。
发布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打造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平台;发布“芯动力”人才发展计划(无锡高新区)区域中心等5个区域创新合作平台;聘用具备专业基础、学科知识储备、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市场洞察力的“项目经理人”,助力打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环节……今年太湖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无锡更是打出了一套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组合拳”。
“三链”深融,离不开资金链“纽带”。“感觉这次有希望能获得投资和优质园区的落地邀约!”“我更看重的是通过这次机会获得专业指导,从而更好地校准项目发展方向。”北京市海淀区—无锡市产融合作对接会暨“创投无锡”太湖人才金融路演第177期活动现场12个精选优质项目登台竞逐。其中,既有海淀区的前沿技术成果,也有无锡本土产业化项目,涵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由行业专家、股权投资机构及银行代表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犀利点评,并为项目优化提升指明方向。
资金的优化配置和高效流转,不仅可以精准滴灌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还能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梦想提供全周期护航。今年以来,我市已举办14期“创投无锡”太湖人才金融路演活动和3期“天使创造营”金融路演活动,吸引131个项目参加,共有9个项目获得超1亿元投资;全市302家人才企业获“人才贷”放款23.25亿元,金融链赋能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效果充分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无锡还将与央视网联合打造的《中国好团队》节目品牌深度嵌入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各个环节,为拓宽引才赋能渠道、链接全国科创资源搭建全新桥梁。联合头部人力资源机构,为节目筛选、培育科创人才提供专业支撑;对接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丰富节目“资金池”;拜访相关部委办局,积极争取海外大赛项目资源……无锡将节目“资源整合者”角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袁晓雷说,希望以节目为纽带,跳出“一城一地”的局限,以引进人才、投资人才、成就人才为主线,既为国家寻找创新力量,也为创业团队搭建发展平台。
此外,“无锡有点甜”无锡美食进高校系列活动还将酱排骨、肉酿面筋、银鱼炒蛋等地道江南风味送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食堂,以味觉记忆为切入点,有效提升城市亲和力与感染力,让人才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增进对无锡的认同与向往。令人欣喜的是,活动首办地北京大学已经把多道受师生好评的无锡菜纳入日常菜单,同时还和无锡共同开发“喜饼”玩偶,将“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理念通过“美味+文创”的形式,进一步给学生烙印下城市记忆。
市委人才办相关人士表示,“四链”融合的实质,是形成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相融合的可持续创新生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下一步,无锡将把产业优势、城市温度与国家级资源平台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全球引才、协同育才、多元用才的创新生态,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添薪蓄力。(惠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