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更懂你” 人才“必有为”
2025-09-13 08:02: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李仲勋 韩雷

“美味鲜香的炒浇面、软糯可口的糕团、惊险刺激的桨板……”最近,常熟再次丰富人才服务内容,推出价值600元的“秋招季人才大礼包”,涵盖餐饮美食、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等7重好礼。来常的青年人在求职面试的同时,可以免费体验常熟特色,全方位感受“江南福地”招才引智的拳拳诚意。

加码人才政策,常熟今年动作不断。

发布“人才房票”政策,拿出“一个小目标”帮助人才实现“安居大目标”;推出“常来沪往”人才高铁通勤补贴,单程最低只需5元,便可以乘坐往来于常熟、上海之间相关高铁车次;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 推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对入选顶尖人才计划的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常熟对人才的炽热渴求,一方面是对过往人才工作路径的执着延续,另一方面是尝到人才红利后,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主动选择。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年轻!”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前不久回到家乡常熟,对常熟又有了新感受,人才更年轻,项目更年轻,城市也更显年轻态。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6月,《激活城市年轻力——江苏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常熟青年常住人口占比27.22%,在全省青年最集聚的县域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当前,常熟全市人才总量达47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4.5万人,工程技术人才24.4万人,涌现出英华特、正力新能、英特模、聚复科技等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各类人才集聚,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在不断积蓄力量,推动城市向更高层次科技创新迈进。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常熟市第17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张华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渐进积累、蓄势发力的过程,需要持续探索、长周期投入,甚至不停试错,因此要为广大人才营造安心科研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定下心来,潜心创新创业。

当前,常熟正致力于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生态,不仅做人才之所需,更想人才之未想,为天下英才搭建“更懂你”的安居场景和科创空间。

经过多年的产业积淀,常熟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079.1亿元、增长6.2%,成为全国第五个GDP破3000亿元的县级市。这一数据背后是超1.5万家工业企业完成6000多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常熟构建“人工智能+”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强大魄力,也成为人才发展的广阔“舞台”。

来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常熟分训练场,训练师双手各握一只像游戏手柄的操控设备,“手把手”教机器人整理桌面。当训练师按下按键,机器人便同步人的动作。右手下移,夹起一个一次性碗,慢慢横移到餐盘上方,轻放到另一个碗上。跟着训练师的动作,机器人将桌面上四个一次性碗,拿到餐盘上,并摞成两摞。

“每完成一次任务,后台就会留存一条数据。即便是这样的简单任务,每天要训练三四百次,直至数据量超千条后,才算基本完成任务训练。”常熟分训练场工作人员周谷城说,常熟产业基础扎实,特别是在纺织服装和汽车制造业中有丰富的机器人使用场景。机器人在“走进厂房”前,通过在真实场景下的系统化训练,能够极大提高任务适应能力。

今年,常熟发投公司还联合各板块发起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常创人才基金二期”,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等赛道,投早投小投科创,加大对青年人才创业的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对于白泽汇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靖轩来说,今年是个“丰收年”,项目落在常熟,还入选“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这家企业属于低空经济产业领域,“选择常熟,就是看中这里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优越的空域条件,这都是项目未来发展的强助力。”苏靖轩说。

事业上有保障,生活上有支撑。早上8点,苏州数畅创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哲炫走进常熟大科园的办公室,这里距他的住处不过五分钟车程。数月前,他还要每天在高速上忍受动辄一两个小时的拥堵。

这个变化得益于“人才房票”。“常熟房价远低于京沪,环境宜居,生活成本友好。对于有志于技术创新的人才,这里提供了体面生活与事业发展的双重可能。”宋哲炫坦言,往返沪常的奔波辛劳,曾让他举棋不定。“人才房票”政策发布后,他果断在常熟安家。

此外,常熟已建成人才公寓超1万套,同时打造“常易居”人才安居平台,推动各人才公寓推出多样化租金优惠活动。“得知我是应届生,公寓管家说租金可以在基础优惠上叠加折扣,入住后还有抵扣优惠券。”民用无人机训练中心学员周锦陈毕业后,立志成为一名中型多旋翼超视距飞手,当了解到常熟依托苏州工学院设立了民用无人机训练中心,为低空经济产业培育专业人才,他便慕名而来。租金的优惠减轻了生活负担,让他能在常熟安心培训。

城市更友好,人才更有为。常熟始终认为,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让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共创未来,必将成为未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

7月23日,湖南大学大三学生王旭从老家安徽赶来常熟,一出站便看到来接站的同学田嘉宇。走出车站,王旭来到附近的“青年驿站”办理入住,同时还领取了一份“青年大礼包”。这份礼包里有文旅线路指南、城市商圈地图、旅游年卡,以及网红小店消费券、青年人才政策解读和反馈问卷等。

“这次和田嘉宇的见面是应他这位常熟‘校园引才大使’的邀请。”王旭笑着说,此前仅仅通过网络对常熟有些许了解。青年驿站免费住、特色美食随心尝、各类景点自由行……在常熟的几天,王旭花钱不多,却体验了“深度游”。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先进的城市建设、兴旺的发展态势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暑假,来常熟体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基本上都有同一个感受,常熟“人才友好”的氛围,一定可以让更多青年人才大有可为。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