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通州区商务局获悉:2024年,通州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5.95亿元,限上批发销售、零售销售、住宿营业以及餐饮营业同比增长皆超10%。在今年9月底商务部公布的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中,通州榜上有名,成为我市唯一获评县(市、区)。
近年来,通州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建设,激活县域商业辐射力,提升乡镇商业枢纽功能,夯实村级便民消费基础,形成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同时通州还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顺丰、中通等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健全三级配送网络,打通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县城商城
业态丰富、辐射力强
上周,一场兼具退役军人情怀与惠民温度的“兵鑫携手 共享未来”鑫福・老兵集市在通州万达广场开幕。20余家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齐聚现场,带来饱含地方特色与创业初心的各类好物。四安窨糕、东社油馓子等通州传统风味飘香,二甲的新鲜柿子清甜爽口,每一款产品都承载着地域印记与创业者的匠心。
万达广场是通州主城区的核心商业载体之一,自2017年开业以来一直以年轻家庭客群为消费主力军。目前商场内共有231个店铺,涵盖潮流时尚、儿童成长、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超市等多个业态。仅2025年,万达广场就引进了36家新店,其中包括沙洲坝、LILY、华为城市旗舰店、京味儿4家南通首店。
文峰大世界作为老牌商业连锁企业,则以百货、购物中心、超市、电器连锁为主营业务。“通州主城区拥有这两家定位有差异,同时又集聚了各类业态县域商业网点,可以满足城区大件、高端消费需求。”通州区商务局局长葛锋说。
镇村商业
多点开花、100%全覆盖
除了主城区商业繁荣,通州镇村商业同样发展势头强劲。位于金新街道的正场花苑商贸中心自2022年投入使用以来,便成为周边居民的消费新地标。这里不仅有品类丰富、新鲜实惠的菜市场,还配套了一处约2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为周边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商贸中心原本是小区配套设施,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负责正场花苑商贸中心运营的南通晟佰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飞介绍,商贸中心完成改造后,通州区商务局帮忙争取了各级商务发展资金200万元。“为回馈这份支持与居民期待,我们专门打造了近300平方米的免费自卖区,供周边村民摆摊销售农产品,同时创造了近100个就业岗位。”赵飞说。
这样的商业升级案例在通州并非个例。五总集贸市场经过升级改造,既保留了原有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又新增了特色海鲜专区、宴会配菜中心等亮点业态,进一步丰富了服务供给。
目前,通州镇域商贸中心已实现100%全覆盖,每个镇都有功能完善的商贸中心,可以精准对接辖区居民消费需求。在村级层面,通州187个行政村也布局了469家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同样达到100%。
物流枢纽
畅通家纺电商对外渠道
“双十一”临近,位于通州区川姜镇的南通慧道纺织品有限公司里热火朝天:直播间内,主播们轮番登场;直播间外,对接产品的商家、揽货的快递工作人员络绎不绝。
川姜镇是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家纺生产销售出口基地之一,聚集了大量家纺生产及电商直播企业。“通州的现代物流体系,是我们直播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南通慧道纺织品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许宗胜直言。
作为全国床上用品核心集散地,川姜镇物流订单量大,而通州引进的顺丰、中通等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货物快速周转提供保障。许宗胜介绍,当前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竞争激烈,物流时效是核心考核指标,比如抖音要求下单后24小时内签收,超时可能被限流影响销量。“去年‘双十一’,我们单日最高周转货物超40万件,正是靠高效物流扛住了压力。”
为解决家纺城核心区内商户密集和仓储集中区货物堆积导致的车辆拥堵等问题,通州还积极创新无人车路权管理方式。截至目前,由找家纺网负责运营的60辆无人车已安全运行21万公里,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满足了辖区多样化的配送需求。
“从城区到乡镇,从实体门店到线上网络,近三年来,通州区聚焦县乡村商业网点完善、三级物流体系搭建、供应链下沉延伸等五大重点方向持续发力。截至目前,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葛锋表示,下一步通州将坚持以“大金沙”繁荣发展为目标,围绕“沪苏通一体化前沿客厅、南通都市圈活力新中心、江海文化魅力展示窗”三大定位,按照“规划引领、特色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主城区商圈从“基本功能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持续激活县乡村商业发展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黄艳鸣 任溢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