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园仅一个月左右,累计接待游客超26万人次、外市客群占比突破60%,实现营收约900万元的同时,还为当地提供近600个就业岗位——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自8月21日正式亮相以来,凭借差异化的区域定位、沉浸式的动物体验与丰富的亲子玩法,迅速成为宿迁旅游“新名片”,更在拉动区域文旅消费、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9月17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来到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刚踏入园区,便被此起彼伏的动物鸣叫声包围。跟随电动车缓缓驶入非洲草原主题区,几只长颈鹿迈着优雅的步伐靠近,长长的脖子探向车窗,采风团成员手中的胡萝卜刚递出,便被它们温柔衔走,这样的“零距离互动”让车厢内满是惊喜尖叫。一路向前,从亚洲丛林的茂密绿植间掠过的环尾狐猴,到争相站立挥手等着投喂苹果块的黑熊,再到猛兽区里慵懒晒着太阳的东北虎,动物们在仿生环境中自在活动,与游客形成自然和谐的互动画面。
步行区的体验同样鲜活。南美丛林主题区里,一群可爱的黑掌蜘蛛猴拖着长长的尾巴,灵活地在树枝间跳跃,看到采风团成员举起手机拍照,便好奇地围拢过来,有的扒着树干歪头打量,有的甚至顺着围栏爬到游客肩头,引得现场笑声不断。“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蜘蛛猴,它们一点都不怕生,毛茸茸的样子特别可爱,爬到我肩膀上时,心都要化了!”采风团成员甘梦感慨地说,“这种和动物自然互动的感觉,比隔着玻璃观赏亲切多了,能真切感受到它们的灵动与活力。”
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位于宿豫区,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乐园。这座占地近2400亩的全新旅游目的地,以“沉浸式野生动物观赏”为核心特色,汇聚全球近300种珍稀野生动物,包括金毛羚牛、东方白鹳、袋鼠与鸸鹋等世界国宝级动物,以及东北虎、白狮、南美貘、长颈鹿、丹顶鹤等珍稀物种,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动物王国”。
为满足多样化的观赏和游玩需求,园区巧妙划分为车行区、步行区两大主题区域,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游览体验。其中,自驾与小火车游览模式打破传统观赏边界——游客可自驾或乘坐专属小火车,穿梭于非洲草原、亚洲丛林等主题区域,与动物近距离互动,沉浸式感受自然野趣。
步行区内,7大主题区域依据动物原生环境打造仿生栖息地,既为东北虎、非洲狮等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空间,也让游客足不出园就能“环球赏兽”。此外,珍稀物种的引入更让园区成为 “移动的动物课堂”。除常见物种外,白眉猴、蓝鹤等来自全球的珍稀物种在此安家,丰富的动物种群为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直观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窗口,让观赏过程成为生动的自然教育体验。
“与聚焦沪上客流的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不同,我们从规划之初便明确聚焦淮海经济圈客群,依托宿迁在淮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精准对接周边城市亲子家庭、研学团队的休闲需求。”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营销负责人王飞介绍,针对区域客群出行特点,园区还优化了停车场布局、增设周边城市直达旅游专线,进一步提升出行便利性,切实打造淮海经济圈“短途亲子游优选目的地”。
当黑板换成开阔草地,当课本里出现的动物触手可及,这里便成了没有天花板的自然课堂。“未来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动物’,更要让大家‘懂动物’‘爱动物’。” 该负责人表示,围绕科普研学与亲子需求,园区正重点推进两大板块内容:一方面开发特色动物课堂,计划推出夜间动物观赏、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实践课程,结合动物饲养日常经验,让孩子们近距离参与动物保护实践,将饲养场景转化为沉浸式学习课堂;另一方面推动科普资源“走出去”,把动物园的研学课程送进周边学校,切实承担动物保护科普责任,让自然教育覆盖更广泛群体。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王飞透露,园区将进一步升级体验,推出“日夜嗨玩 12 小时”“萌宠见面会”“国际大马戏焕新” 三大活动。假期期间,游客凭一张门票即可从上午9点畅玩至晚上9点,夜间不仅有绚丽的无人机烟花秀,还有外籍演出团队带来的快闪表演,丰富夜间游玩体验;刚出生的小狮子、小老虎及灵长类萌宠将亮相专属见面会,游客可在工作人员讲解下近距离了解幼宠成长故事;国际大马戏则迎来演员阵容扩容与节目升级,新增两个重磅单体节目,以更精彩的演出为广大游客带来视听盛宴。
从锚定区域客群、拉动营收就业,到特色观赏、科普研学,再到日间体验与夜间狂欢的融合,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正以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成为淮海经济圈亲子游、周边游的新选择,也为宿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