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记(8.2-8.8)丨以奋斗之姿迎接硕果满枝
2025-08-08 14:15:00
来源:综合省委新闻网
【字号:  】【打印

(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跨过春夏而立秋,耕耘梦想与收获希望正随季节更迭而悄然切换。

8月7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到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调研,并督办人大代表建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搭建良好平台,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合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棋至中局,态势为要。这一周,江苏各地在抓项目、稳投资、促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抓重点出亮点,以奋斗之姿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今年上半年,南京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8%,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长态势,正是南京全力深耕产业“新赛道”的鲜明写照。何为“新赛道”?是指那些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其核心密码,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上半年,南京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大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6%、18.5%和78.2%;在全省最新认定的41个首台(套)装备中,南京独占14席,居全省首位……在南京,新一轮产业科技创新“聚变”正迎面而来。

以城市之力,为国育才、链接全球。8月8日,2025太湖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大会开幕式接过历史传承——与1977年8月8日恢复高考决策同频共振,以“8·8”时间节点致敬人才强国初心,彰显“为国育才、服务大局”使命。教育播种、科技破土、人才成林。无锡深谙,唯有三者在城市沃土中贯通循环,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开幕式后,还将举办2025太湖湾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合作交流会、2025山水东路科创谷创新合作交流会、2025太湖湾院士创新合作交流会暨“465”产业专家行。这三场活动的背后,是无锡近年来逐步探索构建起的“高校研发-城市吸引-产业反哺”的立体化人才发展生态。在这座懂得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城市,每一个创新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每一份才智贡献都将被时代铭记。

8月7日,和生智造产业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吴江区举行。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美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人民币……夏日的苏州,激情似火,处处涌动着实干争先的建设热潮,一批批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的重点项目迎来了新进展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1166个、新开工947个、新投产投用689个。在优质项目的带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57.1亿元,同比增长10.1%,投资结构呈现向新向好的良好态势。下一步,苏州将继续大力推进“两产两进两强”,擦亮“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全力做好项目谋划、招引和服务,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新动能。

(图片来源:泰州发布)

总投资106亿元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远景能源变压器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2025年是泰州项目攻坚年,众多新的重大项目纷至沓来。数据显示,1至6月,全市累计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91个,协议投资额2960.12亿元。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81个,协议投资额2446.39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81%和66.90%,超额完成序时进度。根据《泰州市项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泰州市今年全年将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50个,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20个。下一步,泰州将强化沪泰协同,聚焦珠三角等地资源,谋划开展市级招商活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上周末,“苏超”第八轮比赛战火再燃,各地以赛事为纽带,持续推动文旅融合、消费升级。

(图片来源:徐州发布)

“看比赛、享优惠、逛市集”,成为“苏超”赛事期间徐州最火热的消费图景。从徐州奥体中心周边的烟火市集到中心商圈的霓虹闪烁,从首店开业的排队长龙到第二现场的人声鼎沸——徐州创新性打出“苏超赛事+淮海新消费”联动IP,围绕消费联动、首店经济、夜间消费三大核心要素,融合商文体旅资源,将体育赛事转化为澎湃经济动能,推动全市消费提质扩容。据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比赛当日,徐州10家重点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63.4%,客流量激增20.8%,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消费答卷”。一个个热闹场景的背后,是徐州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是城市活力的生动注脚,更是以赛事为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淮安,“苏超”的门票不仅难抢,还很“值钱”。“值钱”并非票价贵,而是门票的附加值高。消费者凭借“苏超”门票或相关观赛凭证,可免门票游玩A级旅游景区,享受酒店住宿优惠、商场购物折扣,领取“金(进)球礼包”……重重票根优惠,成为撬动二次消费的支点。据市商务局监测,比赛当日,淮安市20家商业综合体和夜经济集聚区营业额达3360万元,较上周末同期增长33%;8月2日至3日,本地消费金额增长15.6%,异地来淮消费金额较上周末同期增长20.5%。淮安以绿茵场为支点,用进球的完美弧线划出了城市消费的火热曲线,为“赛事促消费”模式写下极具说服力的淮安注脚。

赛事热度不仅停留在绿茵场,还在“第二观赛点”转化成为经济发展活力。伴随“苏超”赛事的激烈角逐,镇江市各地布设了数十个“第二观赛点”,将“观赛”与“消费”深度绑定,让“体育热情”变为“经济增量”。丹阳市“镜彩苏超”嘉年华夜市,高效实现人流与商流的无缝转化;丹徒区在多点位布设咖啡、烧烤等多元消费场景,满足多样需求、创造经济效益;经开区在景区同步直播赛事并配套多样活动,让“观赛”与“游景”深度融合。数据印证成效:比赛周末,外地游客较去年同期周末增长116.26%,其中本省外市游客较去年同期周末增长298.15%。全市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达1.29亿元,较去年同期周末增长41.76%。从“赛事IP”到“城市品牌”,融合中的故事还在延续……

立秋时节,金风为江苏大地注入奋进动能。产业园区里智慧火花迸发,都市天际线下创新脉搏跃动,高质量发展与季节更迭共绘丰收画卷。勤耕者的汗水浸润热土,终将迎来时代的回响,续写这片热土生生不息的成长诗篇。

南京: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无锡:

农文旅融合激活“沉睡”山水

徐州:

着力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 抢占光电产业新高地

常州:

工会“爱心餐”暖人心 3个月惠及2万新业态劳动者

苏州:

首次实施重点工程污染防治“综合查一次”

南通:

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 增速居全省前列

连云港:

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1.54万人

淮安:

“数”尽其用 健康更有“医”靠

盐城:

科创与产创“双链深融”焕发澎湃活力

扬州:

上半年全市招引科技型企业655家

镇江:

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6%

泰州:

创新实施“一件小事”切实为基层减负

宿迁:

速度与质量并进 重大项目建设“热浪滚滚”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