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巫颖越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其成长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脉动。为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发展,近日,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生态为目标,打出政策“组合拳”,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入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有关人士表示,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紧扣我市“四群八链”现代产业布局,推动服务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群精准汇聚;另一方面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全生命周期,构建梯度式、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托举中小企业展翅高飞。
聚力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凸显前瞻布局:通过构建“市级中心+社会化机构”的协同网络,推动服务触角向县区、乡镇、园区深度延伸,形成全域覆盖的服务生态圈。此举将不仅意味着服务网点密度的增加,也代表着服务质量的跃升——专业团队将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技术创新到市场开拓、融资对接的全链条服务,实现“一站式”解忧纾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将“四群八链”重点企业服务置于突出位置。通过建立惠企政策信息库,线上线下向企业宣传解读,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精准滴灌。同时,“镇信助企”“金链行动”等品牌活动将常态化开展,在企业与服务资源间架设桥梁纽带,让包括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内的专业机构能够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对于承担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任的专精特新企业,《意见》给予特别关注。市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着力构建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开拓的全方位支持体系:通过产学研平台促进技术合作,助力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破解融资难题;组织参展拓市场,提供品牌策划等服务提升竞争力。系列举措形成培育闭环,为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为确保服务真正落地生根,《意见》在实施机制上做出周密安排。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将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才引培体系则为中小企业持续输送专业力量。上述基础性工作如同服务体系的血脉经络,让优质服务能够顺畅地流淌到每个中小企业有需求的地方。
在保障措施方面,政策体现了久久为功的韧劲。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健全评估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推广等多管齐下,彰显职能部门推动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心,也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特别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建立服务投诉处理机制,为中小企业维护权益提供畅通渠道,折射“企业娘家人”的服务理念。
“《意见》的制定实施,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又一重要举措。”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意见》既立足当前,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又着眼长远,为产业转型升级筑基培土。伴随服务先行,后续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政企同心、携手共进,我市中小企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城市向新而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