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江苏“护水”记
2025-10-14 08:20: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吴 琼

清晨的苏州吴江长漾,薄雾轻笼,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沿岸步道上,村民姚建强正与老伴悠闲散步,清澈的湖水与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相映成趣。“以前这里又脏又臭,现在水清了、景美了,年轻人都愿意回村发展!”姚建强的感慨,道出了江苏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长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太湖首次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推动全省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变化,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制度创新,河长制激活治理“一盘棋”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长漾的智慧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的pH值、溶解氧等12项指标,记录着这个曾因过度养殖而遭受破坏、如今重获新生的湖泊蝶变轨迹。这片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的水域,在河湖长制推动下,经过“生态治水、智慧护水、文化兴水、产业富水”协同治理,激发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带动周边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30余公里外的元荡湖畔,沪苏两地河长正在开展联合巡查,他们创新的“六个一”工作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治理一标准、监测一张网、执法一把尺、信息一平台,让省界河湖真正实现了“无缝共治”。

河长制,这一河湖治理全新模式,正是发轫于江苏。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后,无锡在对入太湖河流治理中率先实行河长制。2012年,江苏在全省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重大决策部署,江苏在2017年、2018年分别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全国率先。如今,江苏构建起省市县乡河湖长组织体系,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河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负责同志表示,江苏以河长制为抓手,久久为功,推动河湖治理从“没人管”到“专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转变——

2017年,在全省开展生态河湖行动,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水工程管护、水制度创新等8项任务,努力打造“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

2019年,在全省开展“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行动,推动河湖治理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2021年,在全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行动,提出“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目标,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2023年以来,在全省开展河湖保护专项行动,从“两河两湖”向省骨干河道和重点湖泊延伸,全面排查起底侵占河湖水域问题,推动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清零、新增问题动态清零,非法采砂行为基本消除……

系统治理,从“单一治水”到“全域生态”

秉持系统治理理念,江苏治水思路已实现从“单一治水”到“全域生态”的蜕变。在南京,人水和谐新图景持续“出圈”:月牙湖公园秀水蜿蜒、河清岸绿、鹭鸟翔集,成片“水下森林”构建起天然生态滤网;珍珠河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外港河畔,鱼群嬉戏的景象已成常态……近年来,南京系统性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发布《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和《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技术指南》,出台新一轮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明确到今年年底,全市建成区河道将基本建成幸福河湖。

省水利厅生态河湖处负责同志介绍,江苏幸福河湖建设绝非简单的河道清淤或岸线绿化,而是涉及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

在长江沿线,江苏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化推进岸线综合整治,严格管控长江岸线资源,推进岸线生态修复,下大力气破解“重化围江”,开展十年禁渔,让母亲河休养生息,如今江豚成群逐浪嬉戏。

在太湖两岸,江苏启动新一轮4000余万立方米生态清淤,实施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实施引江济太,太湖水生态状况持续好转,桃花水母在太湖再现。

在大运河畔,江苏统筹推进运河治理保护和航运通畅、文化传承,对大运河江苏段进行系统保护和修复,打造运河文化带,让“清水廊道”承载千年文脉、黄金水道焕发光彩。

在洪泽湖边,江苏创新综合治理地方经验,完成1.9万住家船民、2.7万滩区移民安置,打造“百里画廊”“醉美湖湾”等样板,推进环湖区域幸福河湖建设。

据省水利工程建设局项目处负责同志介绍,“十四五”以来,我省持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将中小河流治理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通过河道疏浚整治、闸站改造、环境改善等系统治理,实现治理一条河、改善一大片的效益,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幸福河湖3611条(段)、农村生态河道4.14万千米,7条(个)河湖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双向赋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同共进

永安河是常州市武进区的骨干河道,也是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的河流。过去污染,如今清秀,永安河的生态“好水”激活了经济发展的“活水”——随着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理想汽车从永安河畔驶向全国各地,配套理想汽车的新能源产业园则吸引来上下游企业在永安河边落户。

幸福河湖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江苏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紧密结合,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宿迁,古黄河畔垂柳依依,骆马湖碧波荡漾,宿迁以生态旅游为支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展动能,撬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双向赋能之路。

近年来,宿迁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完成湿地修复2351公顷、河道岸堤整治184公里,清退圩区654公顷,构建起“两湖两河”生态廊道。

作为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生态平衡曾遭受重创。转机出现在2019年,在“两山”理念指引下,连云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非法采砂治理、“两违”整治、网箱清理、“三无”渔船清理“四大攻坚战”。2020年起,相继启动水库生态修复一、二期工程,石梁河的容颜在时光中悄然焕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也催生了文旅融合的新生机。自2022年以来,这里已成功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龙舟赛、精品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广大游客在四季轮转中持续领略石梁河的魅力。

这样的蝶变在江苏不断上演。让每一条河流都流淌幸福,让每一个湖泊都映出生态之光,鱼米之乡江苏,以水为墨、以绿为色,铺陈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现代水韵画卷。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