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葛灵丹 实习生 李唐菲
8月11日,“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宁开赛。来自全省各地的208名中小学生在实验知识、实验操作、报告撰写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比赛包含小学科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4个学科。
大赛的第一轮网络实验知识竞赛参赛学生超过200万人,经过多轮角逐,各设区市每学科选拔4名选手,共计208名学生进入总决赛。“我做的3个实验都很有创新性和挑战性,收获很大。”赛后,南京书人实验学校初二学生聂子贺说。
今年的总决赛首次在物理实验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主题是“物体下落影响阻力大小的因素”。“这项实验是通过改变小球的横截面积和运动速度,观察空气阻力与它横截面积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雨滴下落过程的研究。”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参赛选手朱世萱说。
开幕式上,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表示,江苏省教育厅于2022年设立全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项目,已成功举办四届,实现了竞赛学段和理科学科全覆盖。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点名表扬江苏省每年组织200多万名学生参加实验能力大赛,是全国首创。2025年,参赛人数和参赛率再创新高。“今年我们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为大家提供安全、可重复的探索平台;AI智能实验考评系统的应用,将更精准地评估参赛者的实验素养,展现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力量;合作实验探究环节,大家一起碰撞思维火花,展现出团队协作与科学探究的魅力。”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泉说。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表示,大赛聚焦“实验能力”,不断创新赛事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书本走向操作台,在亲手搭建电路、观测反应、记录数据的点滴探索中,触摸科学最真实的脉搏,助力形成思维力强、动手力强、创新力强,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4年来,全省累计参与学生达800多万人次,相应年级学生参与率达95%。
吴昊勉励同学们:“致知在格物,实践出真知。一次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一轮轮从‘假想’到‘验证’的深入探究,不再是书本上公式定律的死板呈现,终将内化成独属于探索者的思维脉络、在试错中沉淀出的敏锐判断力以及带着疑问不断向未知挺进的内在力量,而这份力量是你们‘再试一次’的底气与‘换条路走’的智慧。无论结果如何,参赛过程中的专注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都是比奖牌更闪耀的成长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