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卢晓琳
7月3日,记者从省安委办获悉,今年6月“安全生产月”期间,我省共举办各类宣教活动58.7万场,5845万人次参与。
今年6月是全国第24个、江苏第32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以来,围绕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隐患辨识科普”“消除隐患演练”等系列行动,不断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科普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
“用燃气最怕啥?最怕漏气。常见的漏气隐患包括胶管发硬裂口子、管道接头没拧紧、阀门生锈关不严、燃气灶超龄工作……”6月16日,在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现场,省应急科普讲师团成员陈静围绕燃气使用常见安全隐患、漏气自查窍门、应急处置措施等,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全民安全公开课。
在随后的《别以为拔了插头就没事》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公开课上,南通市民周女士认真聆听,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隐患要点:“没想到使用非标电池、非原装充电器这么容易起火。回去我要提醒家人购买正规达标的电池,更不能随便对车辆进行改装加装。”
“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群众身边常见的安全隐患,面对面为群众解读政策、普及知识,把安全“互动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南京市在鸡鸣寺站等7个地铁站联动开展安全应急科普宣传,“隐患大找茬”“圈走身边隐患”等闯关游戏互动感十足;无锡市搬出大载重无人机FC30、消防机器狗等硬核救援装备,吸引市民“零距离”观摩体验。
6月起至10月底前,我省将持续开展“百场应急科普讲解下基层”活动,省、市、县三级组织应急科普讲师团,通过现场演示、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把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和千家万户。
隐患排查深入企业一线
“炉前坑潮湿度应该怎么把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聚焦的是有积水,但潮湿也是隐患,不能小视,高温熔融金属遇到潮湿环境同样会剧烈膨胀,引发火灾爆炸……”不久前,省应急管理厅中频炉企业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工作组在南通聚星铸锻有限公司开展隐患排查指导,针对企业负责人提出的疑问,现场答疑释惑。
中频炉使用企业存在高温熔融金属遇水爆炸和引燃周边可燃物质形成火灾等安全风险。在为期4天的指导服务中,工作组面对面为当地80余家中频炉使用企业宣讲安全标准规范,并抽取5家大中型企业,深入一线检查诊断,累计帮助企业排查发现问题隐患89项。
“安全生产月”启动以来,类似的隐患排查指导服务在全省各地广泛落地。徐州市组织开展第二届学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竞赛;泰州市推出系列网络直播活动,面向基层监管力量和企业管理人员,系统讲解安全生产规范与监管要点;淮安市村干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组成“红海棠”应急志愿服务队,深入村民家中开展隐患排查和知识普及。
应急演练分类分众广泛落地
灾害事故中,公众懂不懂逃生、会不会避险,直接关系其生命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安全生产月”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将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作为重要一环。省农机“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上,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聚焦粮食烘干场所有限空间事故、联合收割机事故和农用无人机事故3个项目;省林业“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森林消防专业队通过机巢无人机自主巡检定位、无人机投弹与喷射泡沫阻燃,配合高压脉冲枪、手掷灭火弹等装备,完成了森林火情处置与火场清理全流程演练。
楼道内烟气弥漫,居民们用湿毛巾捂好口鼻,弯腰低头,迅速有序撤离……这是近日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浮桥镇)茜泾社区马北新村开展应急演练的场景。演练设置多层住宅楼内起火和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自燃起火两个场景,让居民既学习火场中防烟防中毒及应急逃生方法,又切身感受到电动自行车起火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规范停放充电的安全意识。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浮桥镇镇长徐向明介绍,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区镇已陆续在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环卫所、工业集中区、居民小区、“九小场所”等组织开展了消防“技能培训+实战演练”。
“消防安全专家讲述的案例触目惊心。养老机构起火非常容易出现群死群伤事故,我们回去一定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方法,确保安全运营。”太仓华鑫护理院负责人陆明艳在参加培训演练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