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泰州分中心获批
2025-07-04 08:12:00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见习记者 余樟睿

记者 鲍仁 通讯员 殷彤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设立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入选,这标志着我市在构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防护盾”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如影随形。“近年来本土品牌在海外频繁遭遇抢注,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江苏省宁海商标事务所副所长陈燕介绍,此前,林海动力机械集团的商标在韩国遭到当地一家企业恶意抢注,这对企业开拓韩国市场构成了重大威胁。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宁海商标事务所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起,对抢注方进行深入调查后,向韩国特许厅提交了撤销抢注商标的申请。经过数月的努力,抢注商标被成功撤销,林海集团新申请的“LINHAI”商标终获注册。

林海集团的经历并非个例。市市场监管局近期针对泰州生物医药产业的调查显示,76%的本地企业涉足国际贸易,海外专利纠纷显著增加。近年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受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7件,涉案金额逾700万美元。恶意抢注、竞争对手专利伏击、专利许可纠纷……种种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正成为企业“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由于风险意识不强、防控措施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加之海外维权财务、时间成本高,企业在遭遇海外侵权时往往处于消极状态。可一旦缺席诉讼或败诉,企业便会失去相关市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叶平坦言,为提高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近年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致力于搭建专业、系统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支持体系,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九个部门签署框架协议,设立维权联席办公室,为本地外向型企业提供维权指导、侵权预警、智力资源供给、信息共享等相关服务,并与泰州海关、市贸促会共建跨境电商纠纷应急通道,自2020年以来累计为3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有效助推企业创新成果“出海”。

除侵权纠纷外,海外官方审查亦成新挑战。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针对4.2万件商标启动大规模撤销程序,矛头直指商标注册的合规性问题,审查重点聚焦商标使用证据的真实性、注册主体的资质合法性等核心问题,涉及大量通过亚马逊平台开展跨境业务的中国企业,我市6家企业共6件商标卷入其中。“若商标被撤销,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对手恶意跟卖冲击、品牌资产流失,甚至丢失美国市场。”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某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

面对紧急事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发出美国商标撤销事件风险提醒函的同时,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江苏分中心建立联动体系,筛查锁定本市受影响企业,在48小时内完成风险深度研判并发布专项预警,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保护中心举办的“美国商标撤销事件应对与申诉”线上专题辅导,提供从申诉材料准备、风险规避到商标重新布局的全链条专业指导,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市场干扰与品牌资产损失。

主动布防胜于被动解困,对于扬帆待发的企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提供前置性“导航”服务。在“走出去”之前,泰州市榕兴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一份《医用敷料海外专利预警分析报告》以及一份目标区域专利壁垒详单,这两份材料专门指出公司几款主打产品出口的高、中、低风险地区,还对潜在高风险专利做了标引。这让企业海外市场负责人褚加冕惊喜不已,“有了这套个性化预警服务,企业‘出海’的底气更足了。”

据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建成海外纠纷监测、大数据智慧服务和风险评估等智能化平台,搭建“1个分中心+1个海外维权工作站+12个维权援助工作站”全域服务网络,通过动态监测境外案件指导企业规避海外专利壁垒,针对医用敷料、疫苗等领域发布“自乳化辅酶Q10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泰州市疫苗领域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等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项目,为出海企业制定了“路线图”“作战图”和“施工图”,提供“技术布局-风险排查-侵权应对”全链条护航,提高了我市外向型企业风险预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以此次海外分中心获批为契机,深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着力破解企业应诉成本高、应对经验不足等难题,切实维护本地企业海外利益。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