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体融合互促,“苏超”赛事流量变消费能量、经济增量
2025-07-04 08:38: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7月的热浪席卷南京,比气温更炽热的是“苏超”的热度。7月5日,“南京队VS苏州队”这场万众瞩目的绿茵对决尚未开哨,已然在南京掀起澎湃声浪。

“苏超”踢出一脚“好球”。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球迷、游客,南京文商旅体巧妙“接球”“传球”,将奔涌的观赛热情与庞大流量精准转化为激活城市消费的巨大动能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脚踢出流量,“好球”吸引八方来客

“我想看‘苏超’,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是很多比赛都比不了的”“体育竞技精神非常纯粹,太热血了”“我们全家专门来南京看‘苏超’,同时也要逛一下南京,非常期待这次旅行”……

7月2日,南京南站,已经有很多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不少来宁的球迷已经预订好酒店,并做好了旅游攻略:夜游秦淮河、打卡米其林餐厅、逛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游览玄武湖、参观南京博物院……

球场踢出的好球,在文体场馆、景区、商圈等不同场景传递;一张张赛事票根,正成为“吃住行游购娱”深度体验南京城的“全场景体验卡”。

“苏超”有多火?南京队对苏州队比赛的数万张门票开售即“秒光”,线上相关话题讨论量持续飙升,已达百万级。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专题调研显示,超九成(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涵盖职场人士、学生、农民、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逾八成(84.2%)居民有观赛意愿。近六成(57.4%)居民明确表示会购票在本城观看主场比赛,近三成(28.1%)居民表示会购票去往客场助威。

记者在商圈、街区、餐饮门店的随机采访中,提到“苏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球衣到各类体育用品,从龙虾烧烤到炸鸡、盐水鸭……多家商场、餐饮企业、体育用品店明确表示,“苏超”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客流和销量。

数据显示,在“苏超”第三轮南京队主场比赛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商场、综合体合计实现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22.54%。全市重点监测的10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4.23亿元,同比增长8.67%。新街口商圈重点监测的百货类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3.66亿元,同比增长28.26%。第三轮南京队主场比赛场地五台山体育场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400%。

这股源自“全民参与”的足球赛事的澎湃流量,正成为南京和整个江苏今年盛夏最滚烫的现象级IP。

一起接住“富贵”,文商旅体接力“传球”

“苏超”的火爆出圈,已从单纯的体育赛事演变为撬动城市消费的“超级杠杆”,如何接住“苏超”带来的“泼天富贵”,让观赛流量沉淀为城市消费的“真金白银”,正考验着城市的智慧。

南京正通过“全民参与”“全域主场”“全链融合”“全时消费”的策略,构建起“赛事引流—场景体验—文化认同”的闭环,让球迷、游客来到南京后,愿意停留、体验并爱上这座城。

“跟着赛事游南京”,文商旅体全链融合激活全时消费——

市文旅局与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发起“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球迷凭符合条件的“苏超”观赛票根,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三重优惠活动。

7月1日,跟着“苏超”游南京福利再“加码”。比如,南京星级饭店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七大类面向住店球迷的温馨服务,既有球迷主题房,也有专为球迷提供的交通指引图、酒店周边景区和美食攻略,还有各类球迷专享免费美食和优惠宵夜套餐。南京本地餐饮企业准备好了福利,小厨娘30000份盐水鸭请“苏超”球迷免费吃,南京大牌档凭票根即赠送招牌美龄粥。商圈街区文旅场馆针对观赛票根也有多重优惠,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馆免费逛,还有艺术商店满100减20优惠券;江苏大剧院推出指定演出50元特惠购票福利。

“第二现场”大屏闪耀,全域主场引流点燃消费热情——

当南京奥体中心主战场激战正酣,遍布全市的数十个“第二现场”观赛点也准备就绪,迎接球迷们大屏看球。

熙南里第二届夏日夜经济消费季火热开启,设置3处超高清公益赛事直播,联动十大商户,举办“九宫格射门”“颠球挑战”等趣味赛,集结超百家市集商户,非遗展示、文艺演出轮番上演。新街口商圈金陵中环(JLC)西区屋顶集巷及西区户外广场设置两处超高清“苏超”赛事直播,屋顶市集凭票根可领限量特调饮品;中央商场现场赛事直播狂撒120万元消费券,持票根领进店礼、享夜市折扣。元通商圈金鹰世界星光舞台、北下沉广场直播赛事,还有精彩球迷互动;华采天地不仅有赛事直播,更有南京特色鸭子免费吃、球迷应援互动……

从新街口到百家湖,从元通到江北,全市12个板块均设置了大屏观赛区,打造沉浸式的“苏超”第二现场。美食、购物优惠也一并奉上,不仅能为球迷们提供好看好玩的观赛体验,也将成为商圈引流聚客、刺激即时消费的强力引擎。

南京国际啤酒节“燃情助力”,夜间经济乘上赛事东风——

与“苏超”赛事激情碰撞的,还有7月4日晚启幕的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7月4日—6日,数十家啤酒品牌、啤酒屋将为大家带来夏日里的微醺畅饮,多家商贸企业、平台机构还将赠送消费券,现场还有嗨啤乐购街、嗨啤畅玩站、嗨啤造浪场等多场互动活动。南京队与苏州队比赛期间,每进一球南京国际啤酒节现场即发起一轮抽奖,啤酒、官方周边等超多福利等你抽。市民游客还可凭“苏超”任意比赛票根,啤酒节现场登记抽奖。此外,还可凭票根或者球迷服装到场享受优惠价格套餐。晚风吹拂,麦芽飘香,酣畅的赛事也将点燃城市夜经济。

还有更多待客的真心与诚意藏在细节里——

比如,非南京户籍的球迷可凭本人身份证和7月5日南京队与苏州队比赛门票,在7月4日—6日免预约参观南京博物院;

比如,为了方便全国球迷沉浸式感受南京的美丽乡村,7月5日,我市开通“苏超”·南京主场“莱斯乡村百村百品”乡村旅游直通车,推出4条2日游精品线路;

比如,7月4日至6日,苏州球迷来南京可免费乘公交……

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举措,是南京想把最大的方便带给球迷的“无微不至”,这也正是南京这座博爱之都的应有之举。

一“球”一世界,传出经济发展强劲脉动

7月1日,“苏超”南京赛区组委会市场开发部官宣南京赛区的特许商品,巧妙结合足球运动和南京城市文化的文创,刚刚面世就收获了喜爱,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想要”。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青奥体育公园体育场即将启动改造,升级后将成为我市首个专业足球场,可容纳5万人。改造后的下层看台还可灵活切换,可转换为一片1.2万座的网球决赛场和两片8000座的准决赛场。

随着赛事的临近,江东中路南京奥体中心门前道路的绿岛景观已经全新升级,静待八方来客。事实上,“苏超”不仅带来了短期的文旅流量和消费热潮,更是城市文化IP打造和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有人说,“苏超”是多元包容的市井江湖。球员来自各行各业,球迷遍及五湖四海,不同方言在此交响共鸣,多元文化在绿茵场上碰撞出绚烂火花。

有人说,“苏超”是创意奔涌的热词工厂。从十三座城市的应援到每场比赛的跨城互动,网络热词喷涌而出,将全民观赛推向现象级狂欢。

有人说,“苏超”是热血奔涌的精神图腾。十三座城市用你追我赶的拼抢,将“敢闯敢拼”的风骨锻造成赛场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徽章。

包容、创新、拼搏——赛场上的精神又何尝不是南京的城市气质。

南京能包容,小到街边的小商小贩,大到世界500强、全球总部企业,都能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

南京勇创新,一项项科研成果从紫金山实验室里涌现,一个个“全球首创”在生物医药谷里诞生;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在这里破土而出、走向世界。

南京敢拼搏,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们挥汗如雨、顽强拼搏;在经济发展中,各大产业、项目你追我赶、加速崛起;在无数个平凡的岁月里,千万市民为了生活与梦想拼搏不止、奋斗不息。

一“球”一世界!当“苏超”的哨声在南京奥体中心响起,它传递的不仅是足球的激情,更是城市发展的信心。

从多元包容的参赛生态,到创意破圈的传播路径,再到热血拼搏的精神内核,“苏超”这记“传球”,让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传出了敢拼敢闯、勇于创新的精气神,也传出了经济增长的强劲脉动。

【专家点评】

集成“苏超”赛事多重效应,推动经济向新向好发展

刘凡华(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经济研究所负责人)

江苏省凭借其完善的城市建设、丰富的资源聚集、便捷的交通网络、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持续发展壮大,共同构成了“苏超”火爆崛起的坚实基础。作为一项群众性赛事活动,“苏超”通过促进内需增长、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为打造双循环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国内支撑。

发挥“苏超”赛事溢出效应,延伸消费链条。“苏超”通过将门票与周边消费场景深度绑定,实现流量的高效转化。“苏超”第三轮南京队1∶0战胜无锡队后,“南京盐水鸭”搜索量较前一周同期增长74%,盐水鸭菜品套餐的订单量增长58%,直接带动餐饮住宿行业发展。

发挥“苏超”赛事棘轮效应,引导习惯调整。“苏超”将南京的城市风貌、赛事氛围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塑造了南京“活力、开放、宜居”的城市形象,增强了南京对外部资源、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尤其是年轻群体、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定居意愿”。

发挥“苏超”赛事乘数效应,带动产业经济。消费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五台山等体育场、奥体中心等场馆智能化升级改造,催生应用人脸识别票务系统、机器人展演等人工智能应用。吸引非体育类企业的跨界投资,形成“体育+”新业态。“苏超”赛事仅纺织服装类产品就可带动千万元级产值,为苏美达等服务贸易企业转型拓展国内市场提供路径可能。

发挥“苏超”扩散效应,激发要素流动。南京苏州比赛主场奥体中心联动相关单位打造消费新场景,多热点IP碰撞,注入城市新活力。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等空间,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促进南京都市圈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流动。

以体育赛事为支点,撬动起庞大的经济链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苏超”的热度正持续攀升,其影响力早已突破足球场的边界,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强劲的消费能量与显著的经济增量,成为促进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南京借助赛事东风,把“苏超”和明城墙、老门东、盐水鸭等更多城市文化品牌链接起来,激发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多需求,让“苏超”的出圈效应更好引流赋能消费转型升级,将观赛热情转化为覆盖体育、文娱、餐饮、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乘数效应”。“苏超”以体育赛事为支点,撬动起庞大的经济链,从产业联动到需求刺激,从文化塑造到就业促进,其背后折射出的人文经济学逻辑,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