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小岛居民也有“健康守门人”
2025-11-06 08:10: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钱 飞

11月5日上午,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74岁的陈家龙搀着老伴陈宝荣前来看病。“老伴最近查出脑梗迹象,秋冬换季要特别当心,家庭医生一提醒,我们马上就来了。”陈家龙告诉记者,妻子有20多年高血压和10年高血糖病史,而自己则在5年前的免费体检中查出血糖偏高,夫妻俩现在都是世业镇卫生院慢病管理团队的关注对象。

慢病门诊医师吴玉珍经过问诊后,为陈宝荣开出了输液治疗的处方。安顿好老伴,陈家龙熟门熟路地来到去年新落成的健康管理中心。“照顾阿姨别太累,自己的血糖也要盯紧,慢性病早发现、早干预最关键。”主管护师邵君艳一边为他检查,一边叮嘱道。

世业镇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常住居民达万余人。看病难,一度困扰着岛上的居民。“坐公交车去市区大医院看病,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如果遇到大雾高速封路,想去都去不了。”陈家龙说,最近几年镇里的卫生院条件越来越好,大家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先到卫生院里求诊。

去年,陈宝荣不慎将手摔成骨折,陈家龙赶忙把她送到卫生院。当年刚入职的年轻医生张佳豪为陈宝荣做了手部CT,扫描影像实时传往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到10分钟,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专家的诊断报告就传回了系统,建议手术治疗。通过卫生院的转诊系统,陈家龙顺利预约到镇江市区三甲医院的号源。

“到了医院就有医生安排我们住院,由于老伴血糖太高,一度无法手术,后来经过调控才达到手术标准。”陈家龙回忆说,当时还担心出院后的血糖问题,没想到每周三都有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来卫生院坐诊,现在老伴血糖控制得很好。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沿着这一指引,卫生院迎来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新变化:硬件设备焕新升级、慢病管理精准防控、“全专联合”深度协同……

“近5年来卫生院发展再提速,新建胃肠镜中心,引进32排螺旋CT,为近2000名慢病患者建立档案,推动全专联合门诊从6个发展到9个,基本实现‘天天有专家’。”世业镇卫生院院长王峰说,该院针对常见慢性病开设“两筛三防”门诊,推动“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全镇慢病人群基层就诊率从2023年的73.2%跃升至91.5%。此外,卫生院还通过订单培养、职称改革与薪酬体系优化,不仅留住了像张佳豪这样的年轻人,也吸引了省级骨干人才安心扎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比83.3%,中级以上职称者达半数。

世业镇卫生院的变化,是镇江基层医疗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构建起3个城市医疗集团、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8个专科专病联盟,215个“全专联合门诊”让专家“常驻”基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下派专家坐诊近5000人次,接诊患者超4.5万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政策制度体系,提升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健康水平。“这为卫生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继续服务好小岛居民增添了底气。”王峰说,全院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围绕岛内常见病、多发病,系统布局人才梯队,把慢病管理做精做细,真正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让“小病不出岛,大病有依靠,健康有人管”的承诺,化作岛上居民每一天的踏实与心安。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