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项目提速蓄动能 产业集聚势如虹
2025-08-12 07:46: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晏培娟 艾培

通讯员 梅康凯 笪强 实习生 邵佳悦

7月31日,镇江举行航空航天产业链“政银企”对接会,镇江市金融机构向航空航天产业链新增专项授信280亿元。活动现场,镇江市2025年首批金融助企“六张清单”发布,涵盖重大项目、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六大领域,共计564家企业和机构入选。自2022年以来,镇江累计发布6批次金融助企清单,为775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过2200亿元。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全省第4。“紧扣‘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和‘876’创新引领工程,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力争实现项目体量规模、质量层次和产业链集聚度提升。”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要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强市不动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项目攻坚,发展提速“势如虹”

7月30日,位于句容经开区的省重大项目、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现场,项目主体部分已顺利完工,技术人员正在对核心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江苏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张红娟充满信心地表示,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将实现我国在OLED核心治具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重大项目作为投资增长的主引擎,正释放出强大动能。镇江坚持在抓项目、扩投资上持续发力,“提档升级”镇江市发改委“24干将”综合服务团队,通过“穿透式”调度推、“全方位”服务保障,及时破解制约项目签约、建设、投产堵点难题,全链条推动重大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今年上半年,该市19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224个新建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06个、开工率达92%。

扬中威腾储能系统项目厂房主体竣工,设备同步调试;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五证齐发”,成为京口区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省级重大项目;先锋智能集成制动系统项目刷新丹徒区重大项目供地纪录……这些拔地而起的厂房、轰鸣运转的机组,正是固定资产投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力证明,为镇江市经济发展积攒了厚重家底。

“集中资源力量,扎实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5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镇江“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保持在75%以上。

技改提级,产业升级“千帆竞”

在位于镇江经开区的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的叶轮车间,机械臂精准完成上下料,智能立体仓库实现自动化存取,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时优化生产调度。“机械臂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公司研发总监钱李斌表示,企业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

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持续投入。镇江市重点推动5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和163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让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和工厂“老树发新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镇江科技创新集群上榜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第77位。

7月28日,《镇江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通过开展智能工厂培育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等六大行动,引导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实施技术改造。

镇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克介绍,未来三年,镇江将每年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到2027年培育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实现规范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蓄势赋能,科技创新“定乾坤”

7月25日,“科创镇江”生命健康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镇江经开区举行。南京大学专家学者、省药学会领军人才与镇江市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共谋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活动现场,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协议,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

今年6月,镇江修订出台企业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引导资金奖补实施办法,支持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加快与本地创新资源对接融合。今年上半年,镇江共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60余项,完成科技招商企业35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6%、高于省均3.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

“我们计划利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出更环保、美观、实用的产品。”丹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华烨表示,企业近年来坚持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研发的一系列环保型、功能性面料,深受市场青睐,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近3亿元。

握指成拳,镇江将宝贵的创新资源与力量,高效汇聚到“四群八链”关键节点,锚定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卡链处”“断链点”,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集中力量推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新突破,为产业升级、攀高向新夯实进阶之基。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