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鲍仁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尽管立秋已过、处暑将至,暑热余威却不减分毫。
8月1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用足“两重”“两新”政策红利,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梳理上周各地党政“一把手”的足迹不难发现,比天气还火热的,是他们的奔跑脚步、奔忙身影、奔赴热情。
狠抓项目引建推进力度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上周,各地抓项目力度不减,抓招商不断传出好消息。
15日,仪征市委书记孟德和专题调研化工园区重大项目建设,要求园区牵头抓总、专班服务,按照序时目标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低效闲置土地处置,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排查安全环保风险隐患,确保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15日,邗江区委书记张新钢主持召开园区板块重大项目过堂会,听取扬州高新区、维扬经济开发区两大园区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加快推动在手在谈项目落地转化,持续深化重特大项目招引,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促增长。
12日、14日、15日,广陵区委书记张伟先后四次主持召开重大项目过堂会,听取广陵古城板块、临港新区建设板块、东南新城板块、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板块工作汇报。他强调,要紧扣“双城双区”战略,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鼓足干劲加快临港新区建设,早出形象、早成规模;统筹好“立”与“破”,激发东南新城板块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冲刺姿态求突破,全力以赴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板块做大做强、做优做精。
11日,高邮市市长郑志明主持召开“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谋划过堂会。他指出,要突出方向,将长三角一体化等国省重大战略与高邮发展实际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要突出体量,充分体现引领性、影响性和显示度;要提高站位,力争谋划一批体量大、质态优、成效显著的产业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将项目谋深谋实谋细,确保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工程项目。
好的项目离不开招商支撑,而抓好招商引资,必须走出去、请进来。
14日,扬州经开区召开全区民生实事项目专题调度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春风强调,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每一项民生工程,力争更快落地生根、尽早发挥效益。要紧盯进度,凝聚合力确保任务完成。要前瞻规划,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明年民生实事项目,推动经开区民生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日,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桂山率队赴西安、太原招商考察。在西北工业大学,他希望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让更多国防科技成果走出校园、落户地方。在山西吉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他邀请吉航航空团队来新城考察,在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应用场景拓展等领域深入对接,合作共赢。新城管委会主任王学峰近日率队赴上海考察,与声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项目布局落地深入交流。
14日—15日,宝应县县长胡晓峰赴无锡、苏州、上海开展招商,走访考察企业,洽谈推进合作项目,宣传推介宝应的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和发展机遇,邀请企业来宝应实地考察,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同时要求落地镇区强化专班服务,协调推进事项,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10日—11日,邗江区区长王庆伟接待香港扬州同乡会、香港扬州籍科学家访问团。他表示,要以乡情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精准对接优质资源,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与邗江产业深度融合。12日—14日,王庆伟先后与中兴通讯负责人、跨境说管理团队会商项目合作事宜。他要求,要推动更多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为邗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3日—14日,广陵区区长郎俊带队赴西安开展招商拜访活动,走访考察陕西分布式能源、质子汽车、西北工业大学等央企国企和高校院所,推介广陵资源,推进洽谈项目,扩大合作领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好
企业是营商环境的“首席体验官”。上周,多地党政主要领导奔赴基层一线,让“服务找企业”。
13日,市委常委、扬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利赴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调研。他强调,全区必须深刻把握“企业立区”战略核心地位,对短期下滑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引导企业深挖产能潜力、拓展市场空间。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企业布局新兴产业;以海信容声数字化车间、国信电厂低碳技改为标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要优化服务保障,厚植发展沃土,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以最快速度破除企业发展堵点。
15日,宝应县召开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张小辉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施策,“对症下药”解决“顽瘴痼疾”,全心全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管理的“难事”,推动建设“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跃升,让文明成为营商环境的闪亮底色,为宝应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12日,孟德和在党政联席会上强调,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紧盯在手在谈项目,加强跟踪对接,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4日,江都区委书记朱莉莉在仙女镇开展“开门抓整治”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在纳力新材料,她倾听企业发展需求、意见建议,要求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营商环境的“金招牌”。15日,朱莉莉赴中船澄西、招商局鼎衡船舶、润扬船业、中远海运重工等企业调研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力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坚决防止隐患演变成事故,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张伟赴李典镇走访沿江重点企业,聚焦企业诉求,全力纾困解难。他希望恒润海工稳存量、扩增量,确保项目投产达效,积极拓展更大市场;希望新大洋造船抢抓机遇,进一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希望中铁宝桥树立远大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他要求相关属地和职能部门进一步提升助企纾困效能,聚焦企业堵点难点,以更实举措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2日,景区党工委书记刘卫国赴平山乡走访调研企业、农文旅项目。在平山茶场地块,他强调要尽快完善基础配套,招引潜力大、质态优的项目。在许后邱地块,他指出民宿文旅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更好实现经济拉动、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在江苏亚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他强调要用更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破解难题。在洲屿半岛酒店,他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酒店健康规范发展。
抓产业促发展向未来
上周,各地全力以赴抓产业、促发展、向未来,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15日,高邮市委书记田醒民到卸甲镇调研,表示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撑保障。各村要开动脑筋,学会把现有资产资源进行资产化运营,增加村集体收入;要想方设法,引进培植适合本村的产业或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富余劳力在家门口就业;要打造和搭建更多创业平台,让有需求的本村能人或引进外地能人创业、投资兴业。
12日,张新钢专题调研邗江航空产业园建设情况,强调要紧扣市委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工作部署,发挥邗江产业和科技双重优势,加快航空产业强链补链,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张新钢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细化制定流程、分工、责任“三张清单”,强化资金、队伍等要素保障,迅速推动航空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9日—11日,李桂山率队赴新疆新源县考察交流,参加低空应用合作交流会。他希望与新源县在低空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加强合作,共享发展机遇。10日,新城与伊宁市酒店用品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扬州研发+新源转化”供应链平台,推动两地旅游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12日,胡春风主持召开主任办公会。他要求增强产业韧劲,深耕培育“两主多强”主导产业;提速项目引建,努力在全市项目招引比学赶超中走在前列;开足创新引擎,全力推进科技项目招引、申报认定;深化改革开放,紧抓既定10项重点改革任务,确保今年均有突破性进展。
14日,仪征市召开服务业工作交流推进会。仪征市代市长张华指出,要聚焦“7+5”服务业发展体系,以更高站位加快服务业发展;以系统思维谋划服务业工作,加快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以务实举措强化服务业支撑,鼓励业态和模式创新,强化载体打造;以完善机制激发服务业活力,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用好激励机制,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2日,广陵区召开(近)零碳园区发展专题推进会。郎俊要求,牢牢把握国省“双碳”政策机遇,围绕省级“双碳”试点建设目标,推进(近)零碳园区、氢能产业园规划尽快编制、落地见效。加大项目引建,培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竞争优势;围绕存量企业转型,“一企一策”推动节能降本、技改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园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园区绿色转型和降碳发展水平。